8月24日晚間,建投能源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24億元,同比增長19.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295.59%。
2024年上半年,我國電力消費平穩較快增長,煤炭市場供需延續寬松,煤炭市場價格震蕩回落,火電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恢復。建投能源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以效益為中心,聚焦存量資產提質增效,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多措并舉努力提升經營績效,向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持續擴大優質火電規模,強化“壓艙石”作用
建投能源多年來專注于電力產業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積極響應國家能源保供要求,堅持"傳統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模化、多能互補高效化"的發展戰略,不斷推動優質火電和清潔能源業務的發展。致力于打造以電力生產為核心、清潔高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在河北省能源電力行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資料顯示,長期以來煤電在我國電力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壓艙石"作用。伴隨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電力消費彈性呈現逐步擴大趨勢,預計全社會用電量仍將保持增長態勢。中泰證券研報指出,2014—2023年火電裝機容量十年復合增速4.8%。2001—2023年火電發電量復合增速8.3%,新增裝機不足導致裝機規模占比呈現下行趨勢(2023年占比47.6%),但發電量占比依然維持在高位(2023年占比69.9%),電力供應的主體地位不變。同時,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擴大,煤電的靈活性調節功能顯得尤為關鍵,它不僅能夠保持電網功率平衡,還能靈活應對不同負荷需求。預計在“十四五”規劃及未來更長一段時期,火電在能源兜底保障和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將繼續發揮不可替代作用。
截至2024年上半年,建投能源控股裝機容量達到1075.6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1045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為30.6萬千瓦,為河北區域電網提供了堅實的電源支撐。
公司持續擴大優質火電規模,其中西柏坡電廠四期2×66萬千瓦項目、任丘熱電二期2×35萬千瓦項目兩大重點項目已開始施工準備。此外,公司部分參股火電公司也獲得了建設指標,公司同日披露了《關于參股投資滄東發電三期項目的公告》,公司將繼續與其他股東方中國神華、滄州建投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向滄東發電公司分別按照40%、51%、9%比例增資,投資建設滄東發電三期2×66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內外部審批程序,計劃于2026年3月和5月實現并網發電。此外,天眼查App顯示,4月24日,國能河北定鑫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由中國神華、建投能源、中國大唐集團雄安能源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30%、19%,該公司將建設河北定州電廠三期2×66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項目,未來建投能源火電權益裝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在新能源領域,建投能源全力推進新能源項目開發,采用"煤電+新能源"、"熱力+新能源"的協同開發模式,新能源項目梯次推進。報告期末,公司已投產新能源裝機30.6萬千瓦,在建項目增至90萬千瓦,備案及儲備項目容量達到216萬千瓦。通過這些戰略性布局和創新實踐,建投能源不僅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為推動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提價降本”,以效益最大化為導向
2024年上半年,建投能源聚焦于存量資產的提質增效,采取了多項措施以實現系統效益最大化和價值創造貢獻最大化。公司按照“集約化管住兩頭,專業化管控中間”的思路,強化了對電量電價和燃煤的集約化管控,不斷深化精細化管理。
提高電量電價方面,建投能源根據煤價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發售電策略,不斷優化電量交易品種,積極爭取高峰及尖峰時段效益電量。并通過提高設備可靠性,最大限度獲取容量電價,努力實現電量電價雙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控股運營的13家發電公司共完成發電量228.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58%;完成上網電量211.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3%,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183小時,同比增長45小時。平均上網結算電價為448.30元/兆瓦時(含稅),按可比口徑同比提高0.42元/兆瓦時。
同時,在深化燃料采購體制和機制改革方面,建投能源成立了燃料協調管理中心,充分發揮集中采購優勢,優化長協煤到貨結構和調配方案,實現了公司全系統長協煤的提質降價。公司科學研判煤炭價格形勢,實施市場煤錯峰采購,進一步強化庫存管理,優化調整摻燒方案,全流程控制燃料成本。上半年公司平均綜合標煤單價為861.27元/噸,同比降低了116.27元/噸。
在“提價降本”的基礎上,建投能源持續實施發電機組能效對標和設備治理,實現了機組運營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的進一步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制訂了“三改聯動”一廠一策指導方案,指導控股發電公司科學實施“三改聯動”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了發電機組能耗,提高了機組靈活性和調節能力,全面提升機組市場競爭力。
燃料成本下降疊加政策利好,火電長期價值重估在即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火電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今年以來,火電估值重塑的討論愈發熱烈,特別是在燃料成本下降和國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火電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動力煤價格的下行為火電企業控制成本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國家政策的重視,煤炭保供穩價成為能源領域的重點工作之一。2024年4月出臺的《關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030年形成3億噸/年的可調度產能儲備目標。這不僅保障了煤炭供應的穩定性,也為煤炭價格的合理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容量電價機制等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升了煤電盈利的穩定性。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明確了構建有效反映各類電源電量價值和容量價值的兩部制電價機制。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助于煤電企業通過容量電費回收一定比例的固定成本,從而穩定企業的經營業績。
火電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山西證券研報指出,隨著煤價的企穩、容量電價的執行以及輔助服務的逐步明確,火電企業的盈利中樞有望抬升,盈利的穩定性也將得到增強。廣發證券研報指出,隨著7月火電發電量降幅的收窄和國內煤價的穩中有降,火電行業的收入和成本均顯示出改善的跡象。特別是輔助服務細則的落地,為火電行業的穩定性提升提供了新的驅動力。
展望未來,火電行業的中長期需求預計將保持穩定。廣發證券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火電發電量仍需達到5.1萬億千瓦時,占比超過43%,火電裝機至少需要達到14.89億千瓦。在這一背景下,建投能源將持續擴大優質發電資產規模,提升發電效率和環保水平,繼續發揮火電作為電力系統“壓艙石”的重要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CIS)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