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冬日暖陽灑在贛鄱大地上,2024年12月30日,南昌供電段6C檢測分析中心一派忙碌景象。電子大屏上正動態播放著數個高速攝像機實時拍攝的供電設備影像,監控臺前,作業人員正在專注觀察動態數據參數圖,仔細比對設備圖像;指尖下,一條條檢修指令及時發出。
2024年以來,南昌供電段從設備、應急、人才等方面發力,充分發揮6C綜合運用系統缺陷精準定位、風險超前防范作用,對設備狀態實施全覆蓋、全過程監測,管內鐵路供電設備安全和技術狀態得到充分保障。
數智賦能鍛造檢測利器
近年來,隨著鐵路建設步伐加快,供電設備大幅增加,南昌供電段6C檢測分析中心的6C系統作用愈發突顯。該系統主要以高清攝像頭和數據測量傳感器為載體,采用無線傳輸模式將接觸網設備重要參數、圖片及視頻同步發送至終端,分析人員據此進行遠程實時分析,準確判明故障并上報,為及時維修爭取時間。
即便有6C系統的幫助,分析海量影像資料工作量也不小。就拿該段檢測中心的接觸網4C檢測來說,檢測車每季度會拍攝近1000萬張高清照片,再通過人工從4C檢測圖片中對每一個接觸網零部件狀態進行研判,費時又費力。
為此,南昌供電段著力打造2C、4C智能化分析“利器”,開展智能識別系統深度測試,識別準確率由85.24%提升至95.48%。他們打破智能識別系統與6C系統的壁壘,融入日常分析,實現檢測數據即傳即分析、缺陷自動推送。該段還對2C智能識別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縮短接觸網外觀檢測分析時間,做到即檢測即分析。
鳥窩容易給接觸網設備造成安全隱患。6C檢測分析中心作業人員利用安裝在高鐵司機室的高鐵移動視頻(HMVP)裝置與2C智能識別系統組成的2C智能分析體系,“足不出戶”就可獲取接觸網設備運行狀態、設備故障信息,鳥窩識別準確率高達99.9%。
2024年以來,該段分析發現鳥窩2273個,并進行了及時處置,經歷多輪強對流惡劣天氣,未發生鳥窩造成的跳閘事件。
優化流程應急搶修神速
兵貴神速,對于應急處置來說更是如此。南昌供電段6C檢測分析中心4C智能分析系統每秒能檢測100個接觸網零部件,能對接觸網設備松脫、卡磨等7大類1290種缺陷進行智能識別,準確率達96%,為迅速處置故障贏得了寶貴時間。
該段6C檢測分析中心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以最快速度調取6C檢測數據,并分析查詢故障點,努力做到“3個10”,即10分鐘HMVP查找到故障點、10分鐘4C查找到最近一次接觸網狀態、10分鐘5C查找到最近一次受電弓通過情況,進一步放大6C系統功效。
向速而行,應急而動變應“及”而動。
2024年11月15日11時28分,南昌供電段6C檢測分析中心接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通知,G899次列車在武九客專楓林至瑞昌西區間下行156公里867米處自動降弓停車。接到任務后,該中心2C、4C、5C分析人員立即查看相關設備照片,均未發現異常狀況。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檢查分析仍在緊張進行。11時37分,2C分析人員通過觀看鄰線通過的D2242次列車HMVP視頻,發現武九客專瑞昌西至楓林區間下行線121號跨中接觸線吊弦線夾脫槽,立刻向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報告情況。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通知九江供電車間瑞昌西接觸網工區立即組織人員對故障進行處置。12時25分,吊弦更換完畢,人員撤離現場,線路恢復正常。
精心培育人才層出不窮
走進南昌供電段6C檢測分析中心,數十位年輕人緊盯著屏幕上不斷變幻的影像與數據圖,大廳里只有敲擊鍵盤和點擊鼠標的聲音。
“他們正在進行AB組對抗賽,發現最多設備缺陷者獲得優勝。以賽促練激發了青工的責任心,全面提升了供電設備檢測水平。”該中心主任鄒家明介紹。
能力提升靠人才,成效體現看一線。該段檢測分析中心每3個月抽調一批車間、工區相關專業職工進行輪訓,通過崗位培訓增強各級檢測力量;廣泛吸納全段有檢測潛能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建立并充實檢測崗位后備人才庫;組織職工積極參加各級6C技能競賽,在競賽中磨礪自己,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饒菁菁是青工的突出代表,作為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批女接觸網工,她曾是爬桿好手。如今對著屏幕找故障,平均每班對比分析1500張6C圖片,她照樣手到擒來。2022年,饒菁菁榮獲局集團公司第十八屆“振興杯”6C檢測分析專業第1名,次年獲得鐵路工電系統職業技能競賽接觸網工(6C)決賽第14名的好成績。
在饒菁菁的帶動下,徒弟吳靜雨于2023年榮獲南昌供電段第十四屆安全生產運動會6C檢測分析專業比賽第1名,同年斬獲局集團公司6C檢測分析專業比賽第2名,2024年被評為全路技術能手。
正因為擁有一大批優秀的缺陷“捕手”,南昌供電段供電設備安全得到了保障。(畢嘉偉 趙玲 賴紫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