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2024年度省重點項目考評結果,中交三航局六公司承建的廈門機場片區大小嶝造地工程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工程項目獲評福建省業績評定A級,中交三航局作為參建單位獲評福建省A級施工單位。
本項目施工任務為建設長約9875米的護岸,該護岸采用直立式沉箱結構、拋石斜坡堤結構、直立式擋浪墻等多種結構組成。項目共劃分有四區段,項目團隊創新采用“移交一片、施工一片”的動態管控模式開展施工作業,目前有三個區段已完成主體施工和驗收,還有一個區段土地即將完成移交。
項目施工過程中,主要面臨直立式沉箱段合攏和現有老舊大小嶝鋼便橋影響斜坡式護岸合攏施工兩大難題。
沉箱安裝階段,項目團隊提前對施工海域、地質進行勘查,根據當地潮汐情況明確可作業時間段,編制相應沉箱安裝及運輸施工工藝,選用適型運輸船及起重船,制定最優施工方案。同時,通過合理利用儲砂坑的條件變化和空間間隙,解決了臨時航道問題。
此外,項目團隊還通過精準掌握潮汐時間,計算好沉箱的落駁、運輸、離駁及安裝工作時間,合理分配作業人員及材料物資,在3個月內完成全部沉箱安裝工作。
為解決大小嶝鋼便橋施工問題,項目團隊通過采用有限元模擬軟件PLAXIS對鋼便橋整體穩定性進行分析,制定出“分區分階段、先管周后跨中”對稱性保護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采用自動化監測手段對鋼便橋實施不間斷監測預警,確保了斜坡式護岸的施工安全和鋼便橋的結構安全,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同步實現了鋼便橋后續的穩定性。
兩個難題的解決,有效推動了項目后方陸域的及時施工,并達到用海驗收條件,實現機場指揮部和業主單位要求的節點目標。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廈門翔安機場外圍的永久護岸,對新機場外圍防護起關鍵作用,有助于保障機場的安全和穩定運行。(沈丹源林冠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