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實施新稅制,并實行清單管理。新政一出,輿論反響熱烈。4月15日晚,財政部發文對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實施一周以來輿論關切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同日,財政部官網還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不僅新政前的大部分商品都得到解禁,而且生鮮、水果、部分主流保健品等都重新出現在了正面清單上。
有媒體稱,稅收新政重擊之下,跨境電商或“急剎車”。對此,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來看,“新政”將有利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月15日,財政部官網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共涉及151個8位稅號商品,液體奶、生鮮、大米糧油等食品、農產品,以及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保健品,被重新列入正面清單。相比之下,商家銷量較大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商品監管力度則要大很多。
財政部表示,第二批清單是相關主管部門在4月7日公布清單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從支持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有利于電商企業平穩過渡的角度研究制定的。
此前,財政部在4月7日發布的第一批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涵蓋了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有進口商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稅收新政剛實施時,可能因為實際細節操作的原因,配方奶粉和嬰兒紙尿褲等進口商品清關暫停了幾天。目前已恢復正常,只是速度稍慢。同時有企業已經搬離保稅區。
而業人士認為,正面清單的出臺,對于規范行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但對于之前就堅持高標準經營的企業來說,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李 苑)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