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舉辦的發布會上獲悉,繼2009年全國飲料產量突破8000萬噸,增長率達26.05%之后,今年1~7月全國飲料行業再獲迅猛增長,總產量已達5420.5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6.07%。中飲協理事長趙亞利指出,預計2010年全年的飲料產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
飲料行業如此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帶動了飲料相關上下游產業鏈大發展,包括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業、包裝制造業、零售服務業等行業,無不在飲料行業的發展中大受裨益。
帶動上下游產業迅猛發展
隨著飲料工業的快速增長,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目前一些西部省份已將果蔬飲料產業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飲料業是一個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加工原料的行業,關系到的農產品主要有水果、茶葉、蔬菜、豆類、核果、草本植物、糧食等。據統計,2009年全國產蘋果3200萬噸,用于果汁加工的蘋果有560萬噸,占18%,收購價格約35億元,使300萬果農受益。根據協會對全國飲料企業的抽樣調查統計,2009年生產茶飲料832萬噸,使用茶葉約7萬噸,合計33億元;生產植物蛋白飲料111萬噸,使近140萬農戶受益。
白砂糖也是飲料行業的主要原料之一,除包裝飲用水及少數無糖飲料之外的各種飲料產品都離不開白砂糖,2009年飲料業用糖約300萬噸,占全國糖產量的25%以上,可以使上千萬糖農增加收入。此外,因為橙汁飲料、含乳飲料、谷物飲料等產品的發展需要,也帶動了柑橘、牛奶和糧食的深加工,例如每生產100萬噸谷物飲料,需要4萬噸糧食產品,對拉動一方的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農產品加工業,飲料業產量的激增也刺激了相關加工設備制造業的發展。
飲料產品需要工業化生產,自然離不開機械加工設備。飲料行業的產量和產品種類的快速發展,也對飲料加工技術和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國內的飲料機械制造業采用新技術,以提高產品質量和不斷開發新產品。近年來,我國的飲料機械制造業在技術進步、產品開發、用戶服務等方面已經達到新的高度。2萬瓶/小時(500毫升)PET瓶沖瓶、灌裝、雙擰蓋四位一體機,含果肉飲料二次灌裝機,2.4萬瓶/時PET高速無菌冷灌裝機組,超凈灌裝機,流量計控制型混合機,“吹灌旋一體機”及全自動搖擺式殺菌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工設備,標志著我國飲料裝備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有的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飲料加工設備骨干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產品已出口到日本、東南亞、非洲的市場,取得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飲料消費市場越發成熟,競爭也愈發激烈,廠家競相在產品口味上下功夫外,也意識到包裝對于吸引消費者眼球從而產生購買欲的重要性,因此,紛紛在飲料包裝上求新、求異。這促使飲料包裝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此外,飲料行業企業還在帶動就業方面的起到日漸重要的作用。以可口可樂公司為例,2009年該公司飲料產量為940萬噸,直接吸納4萬人就業,間接帶動了原材料、包裝材料、水電、運輸等相關行業40萬人就業。按此推算,全國飲料行業帶動了相關行業400萬人就業。
產品趨向更安全健康營養
我國飲料工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是經過30年的發展,2008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飲料生產國。在產品創新方面,飲料新品層出不窮。在飲料品種設計上應用“混搭五互補,功能四清晰”理念(“五互補”即成分互補、口味互補、顏色互補、概念互補和成本互補;“四清晰”即“補水解渴、營養補餐、健康訴求和功能訴求”)成為新產品的開發方向。
在果蔬汁飲料方面有果肉飲料、果粒飲料、各種復合果蔬汁飲料、維生素礦物質飲料;蛋白飲料方面有含有各種果汁、果肉的乳酸菌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復合蛋白飲料、各種植物蛋白飲料等;在茶飲料方面有各種奶茶飲料、冰紅茶、冰綠茶、純茶等;植物飲料方面有各種谷物飲料(如燕麥、紅豆、南瓜、玉米濃漿等)、草本飲料(如涼茶);包裝水方面有礦物質水、冰川水等。在碳酸飲料方面也有突破,含果汁和茶的碳酸飲料相繼問市。為消費者提供了個性化的選擇機會。
在為消費者提供多樣產品的同時,飲料行業企業的食品質量安全意識也不斷增強,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資料顯示,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08年對碳酸飲料產品質量抽檢報告顯示,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型企業產品全部合格;果(蔬)汁飲料產品合格率為99.9%。2009年初發布的固體飲料合格率為96.9%;2009年底發布的碳酸飲料合格率為91.7%。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