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工信部《開展2016年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實施方案》,黑龍江省工信委在齊齊哈爾市組織召開全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三品提升”(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現場交流暨培訓會。中國工業報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是最能體現黑龍江省食品工業發展特點和特色、最具相對優勢和發展潛力、也是全省工業當下最能“拿得出手”的行業之一。今年前3季度,全省乳粉產量37萬噸、約占全國的37.2%、同比增長7.9%,國內乳粉第一大省的行業地位持續穩固。
走在全國前列
黑龍江省工信委副巡視員李紅兵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在實質性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黑龍江省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和重點企業一直走在國內前列。除兼并重組取得階段性實效外,飛鶴、完達山等龍頭企業的智能制造和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也為全省食品工業和國內同業作出了突出表率。在國家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的3批、19個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重點發展主流品牌中,黑龍江省共有完達山、飛鶴、龍丹、太子、大慶等7個品牌入選、占比近4成,“龍江奶”國內市場占有率飛速增長、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
“三品提升”中,“提品質”的核心在于標準的確立和嚴格執行。黑龍江省工信委目前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近期將組織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等,集中開展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對標工作和產品品質對比活動。在此基礎上,爭取盡快形成包括原料、輔料、生產工藝、產品、包裝、物流等在內、覆蓋全產業鏈、兼具黑龍江省資源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特有團體標準體系,或是推薦性標準體系,基本原則是力推終端產品質量標準、安全標準、輔料、生產工藝、包裝、倉儲物流等向國標看齊,而在養殖管理、生鮮乳采集儲運、衛生防疫、飼料種植及使用等關鍵環節上,著重引導企業采用嚴于國標、與國際接軌的標準組織生產。這樣既可為企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亦可用高品質原料供應標準約束、規范上游種養殖業生產,促進一產的區域化、專業化發展,也能以這個標準體系為核心,進一步夯實、提升全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品質基礎,盡全力刻畫品質優勢、提高下游“賣點。
凸顯示范作用
據中國工業報記者了解,黑龍江省地處世界黃金奶牛帶,資源優勢突出,加工歷史悠久,是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發源地和乳品工業大省。經過多年發展培育,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完達山、飛鶴、龍丹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乳業品牌,國內外知名乳業集團如雀巢、蒙牛、伊利、貝因美等也已在省內投資布局。
截至“十二五”末,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已發展到31家、約占全國的35%,2015年產量17.5萬噸、約占全國的1/4,黑龍江省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基地。 此外,黑龍江省也是工信部乳制品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第一個試點省份,最早建立了乳制品企業誠信管理評價體系,并擁有國內乳品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乳業工程中心、檢測中心、乳品標準化中心和乳品工業信息中心。多年來,全省乳制品行業、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市場信譽度極高。
“十三五”時期,隨著國內消費升級和高品質食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黑龍江省嬰幼兒配方乳行業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今年新出臺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也為深入實施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帶來新契機,但歷史以來形成的產品同質化、企業經營規模相似、產業集中度低等瓶頸問題和結構性矛盾也日漸突出,亟需在供需兩端、特別是在供給側發力,以市場為根本導向,加速推動相關改革,切實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已上升為國家消費品工業重大發展戰略的“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也就是“三品提升”,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黑龍江省相關改革工作提供了總指引,提出了總要求。
據黑龍江省工信委食品處處長王東純介紹,率先在黑龍江省有相對優勢地位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推動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抓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對促進全省乳制品工業提質增效,加速形成新模式、新業態和新體系,以及帶動黑龍江省食品工業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等,起到極為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
記者點評:
“三品提升”行動,已經成為黑龍江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爭奪市場主導權和話語權的強大武器,也是以“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為總綱,持續推動和引領全省乳制品工業、食品工業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和培育壯大“新字號”的關鍵步驟。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品提升”既是思路,也是目標,更是任務和措施,對黑龍江省乳制品全產業鏈轉型升級發展、加速一二三產融合以及帶動生產性和消費性服務業協調發展等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黑龍江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三品提升”現場交流暨培訓會會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