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省出臺《關于聚力創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發展環境的意見》。《意見》共26條,從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保障機制和加強黨管人才等5個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讓江蘇的人才發展邁向“有高原更有高峰”的新境界。
培養與引進人才相結合
江蘇省委黨建辦副主任朱勁松介紹,《意見》在把握人才競爭新態勢的基礎上,聚力人才引用、聚焦活力釋放、聚合要素保障,不僅集兄弟省市政策亮點、江蘇各地先行先試成果,彰顯人才發展新特色,而且注重與已有政策銜接配套,努力構建人才政策新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為“兩聚一高”實現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意見》把本土人才的培養使用放到相當高度,明確要求突出創新創業導向。提出建立學術休假制度,實施大學生企業工程師培育計劃,實施百千科技企業家培育工程。《意見》特別提出要積極發掘和培養各領域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鄉土人才,引導他們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建立健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
江蘇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表示,結合《意見》,江蘇將推進新型技能大軍培育工程,大力引進培養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新興產業技能人才、鄉土人才,選送制造業高技能人才赴國外培訓,加快培養造就高素質的制造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完善制造業高技能人才激勵措施,為振興實體經濟、加強制造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聚焦全球引進高端人才
《意見》針對江蘇人才“有高原”“無高峰”問題,提出樹立全球視野,更加精準引進高層次人才。比如實施頂尖人才頂級支持、“鳳還巢”等計劃,對世界一流的頂尖人才團隊,一事一議,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圍繞打造開發區產才融合高地,強化開發區“雙招雙引”融合機制,教在高校、創在園區“雙落戶”制,推動形成一批“產業+人才”特色小鎮等。鼓勵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引才,對于引進“一中心、一基地”建設急需、產生重大影響和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頂尖人才或團隊,省財政將向引才中介重獎50萬~100萬元。
《意見》為高端人才來江蘇干事創業搭建良好的平臺,提出圍繞南京軟件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蘇州納米材料、無錫物聯網、常州石墨烯、泰州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實施“一行業領域一人才工程”,推動人才發展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支持“招院引所”,鼓勵開發區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引才育才,共享科研設備設施。高端人才來江蘇干事創業將擁有更高的產業和研發平臺。
清除障礙為人才“松綁”
《意見》在深化改革、破除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保障和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方面,重點保障用人單位的人事管理權、人才評價權和經費使用自主權,同時通過引才獎補制度激發用人單位引才活力。如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企事業單位,將在引才投入、租房補貼、項目資助等方面受到支持,企業引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等,將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此外,還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清除人才流動、評價、創新創業、國際交流等方面的障礙,為人才“松綁”。
《意見》積極構建多元投入機制,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建立穩定增長機制,足額安排人才專項資金。產業類引導資金等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引進工作,政府投資基金優先支持人才項目。省財政今后3年支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的1000億元省級各類資金和基金,用于人才發展的實際支出不低于30%。
此外,積極發展人才金融,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推出“人才投”“人才貸”“人才保”等金融產品,加大對人才創新創業的信貸支持。
作者:zj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