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準格爾等地區高鋁煤炭資源富集,但絕大多數未得到有效利用。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內蒙古代表團建議,加強內蒙古高鋁煤炭資源的保護性開發,發展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提高煤鋁共伴生資源的就地轉化及綜合利用效率,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內蒙古高鋁煤炭資源未被高效利用
內蒙古代表團在《關于支持內蒙古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建議》中指出,我國鋁土礦資源較為貧乏,按目前開采規模測算,已查明的40億噸左右的資源儲量,資源保障年限不足40年。
多年以來,我國鋁土礦大量依賴進口,最高年份達60%以上,隨著印尼等國家限制鋁土礦出口,鋁土礦進口難度加大,對我國鋁產業發展構成了一定威脅。據介紹,內蒙古準格爾煤田潛在的氧化鋁資源約為27億噸,折合鋁土礦67億噸,是我國現已探明鋁土礦資源總量的1.6倍,開發利用好準格爾地區高鋁煤炭資源,部分替代鋁土礦,可使我國鋁資源保障年限延長近100年,對于緩解我國鋁土礦資源短缺矛盾,增強鋁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內蒙古準格爾高鋁煤炭產量已經達到1.2億噸,其中二分之一被運到區外分散摻燒,其余二分之一主要用于準格爾及周邊地區電廠燃燒,產生的高鋁粉煤灰除少量用于制磚、鋪路或作為水泥原料外,大部分堆存當地未被高效利用,不但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還失去了提取氧化鋁的經濟價值。
據測算,現階段內蒙古準格爾高鋁煤炭資源的低效利用,相當于每年損失氧化鋁1400多萬噸,如果全部就地發電可滿足3000萬千瓦以上火電裝機的燃料需求,產出3600萬噸高鋁粉煤灰,可提取1200萬噸以上氧化鋁,可生產600萬噸電解鋁及深加工產品,近800萬噸硅系列副產品,高鋁煤炭資源增值8倍。同時,可實現產值1500億元,可直接增加就業6萬人,帶動相關產業就業3萬人,減少煤炭外運6000萬噸,減少運輸成本150億元以上。
國家支持內蒙古按煤電灰鋁一體化發展模式開展試驗示范
近年來,內蒙古充分發揮高鋁煤炭資源優勢,加強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形成了多項技術成果,已經具備建設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產業示范基地的基礎和條件。 內蒙古代表團認為,通過構建高鋁煤炭——電力——氧化鋁——鋁深加工的循環產業鏈,既可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又可以帶動冶金、化工、建材和裝備制造業等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國家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但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藝和裝備需要在產業化過程中不斷完善,投資和生產成本較高,經濟性較差,企業積極性不高,必須走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發展模式。
為推進內蒙古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健康發展,保障國家鋁產業安全,內蒙古代表團建議,在產業發展初期階段,國家支持內蒙古按煤電灰鋁一體化發展模式開展試驗示范,在相關政策上給予支持。一是將內蒙古確定為國家重要的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產業示范基地,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盡快批復《內蒙古自治區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規劃》。二是支持內蒙古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產業示范項目建設,對配套的高鋁煤礦項目優先給予核準,對配套建設的火電機組優先列入年度計劃,對配套建設的電解鋁項目不受國家產能置換指標限制。三是將利用高鋁粉煤灰生產的氫氧化鋁、白炭黑、輕質硅鈣板、4A沸石分子篩等產品列入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目錄,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四是對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研發、試驗及產業化,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