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夯實基礎、搭建平臺、發展產業,到彰顯特色、創新驅動、先行示范,湖北省開發區強勢發展,正由起步創業階段向轉型升級階段邁進。這是記者日前從該省在黃石召開的全省開發區發展現場會上獲悉的。
數量居中部首位
據了解,目前湖北共有開發區129家,比2006年增加了22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達到8家,比2006年增加了5家。實際開發面積達到1350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1.5倍。開發區總數、總面積均居中部首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穩居中部省份開發區前兩位。
在分布上,除神農架林區及個別市轄區以外,其他市(州)和縣(市、區)都設有開發區,形成以“一主兩副”為龍頭,沿長江、漢江經濟走廊為主軸分布的發展布局;在類型上,形成了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體,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農副產品加工區、現代服務業示范區等多種類型并存的格局;在產業上,基本形成七大產業集群、四大產業集聚帶和一大批特色園區。宜昌開發區磷化工、仙桃彭場工業園無紡布產業集群進入“全國‘百佳’產業集群”名單,隨州、團風分別發展成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和“中部鋼結構基地”。
重點建設“四區”
有關統計表明,2011年湖北開發區集聚各類企業6.8萬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05家,比2006年增長1.1倍,全省七成以上規上工業企業集中在工發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10億元,比2006年增長3.8倍,占全省比重達到65%;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64億元,比2007年增長3.2倍,占全省比重達到38%;完成稅收總額接近千億元,比2006年增長3.5倍;吸納就業337萬人,比2006年增長1.3倍。開發區以占全省千分之七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省二分之一強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半以上的稅收收入,已占據了全省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會上講話中,要求全省開發區要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重點建設“四區”:一是把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發展文化放在首位,把開發區建成思想觀念最解放、體制機制最靈活、發展環境最優良、發展文化最興盛、最有利于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特區。二是要緊扣主題主線,堅持“兩型”標準,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做到一步到位;樹立雄心壯志、提振精神區位,做到激情奮進、扎實推進,把開發區建成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率先區。三是要著力提升開發區產業結構層次和水平,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業和項目,把開發區建成發展效益的高端區。四是要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圍繞建設魅力新城,不斷提升開發區功能,把開發區建成輻射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極效應區。
大力推進“六個突出”
據悉,根據湖北省的省情實際,為了開發區的持續快速發展,下一步該省將堅持分類指導,按照一主兩副、縣域經濟統籌推進、全面發展,做到三級、三層次、三路并進。
湖北省長王國生在會上講話中強調,“十二五”時期,湖北省開發區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一定要以“六個突出”的實際舉措,大力推進開發區發展:一要突出規劃引領,科學準確進行產業定位,大手筆規劃、高起點建設,提高發展水準。二要突出集群發展,提高產業層次,構筑產業鏈條,加快轉型升級。三要突出自主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不斷提升競爭能力。四要突出開放先導,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與水平,鼓勵開發區積極“走出去”,在更高層次對外開放。五要突出改革探索,在拓展發展空間、開發建設模式、投融資體系、土地利用方式、財稅體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激發發展活力。六要突出融合發展,大力推動開發區與城市、開發區之間的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魅力新城。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