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持續加大的下行壓力,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實現利潤100余億元,較上年增加180多億元;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4%;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
日前,中國工業報記者了解到,今年甘肅將圍繞實施制造強省、軍民融合發展、中小企業培育等三大工程,確保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增長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6.4%,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4%以上。
制造強省工程
有分析指出,今年是中國的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決戰之年。甘肅作為我國西北老工業基地,全省制造業面臨著重大機遇。甘肅省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臧秋華說,今年甘肅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的預期目標是增長7%,力爭實施1000個左右制造業和優勢產業鏈項目,并確保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條件好、關聯程度高、帶動作用強、能夠在未來1-2年內取得突破的重大標志性項目。
同時,將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作為推進《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落實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貫穿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新型創新載體。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啟動并持續推進服務型制造隴原行行動、服務型制造示范推廣行動和工業設計推進行動。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地方與大中型企業、軍工企業以及各類高新技術企業共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培育一批擁有市場主導權、能夠引領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型大企業。
軍民融合發展工程
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今年,甘肅將提高落實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和改革任務,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加快形成軍民要素交流合作、資源開放共享的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體系,提升軍工經濟對地方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據介紹,甘肅今年將通過在新材料、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實施一批軍民融合重大項目。推動民用航空產業有序發展,推進通用飛機、試驗機、輕型運動飛機、滑翔機和無人機的整機及零部件制造。促進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支持高分數據在災害監測預警、資源調查、環境保護、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建設完成隴南市尾礦庫監測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并加快在全省推廣應用。全年全省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將達到350億元。
同時,還將構建軍地一體化電子信息服務保障體系,圍繞超高頻真空技術、微波技術、通信技術、雷達技術、仿真技術、液態空化技術等前沿技術,拓展應用范圍和使用領域。加快光氣化、液體橡膠等產業鏈建設,促進民爆生產線升級改造和成套制造裝備建設,支持軍用方艙、軍用綜合保障車、專用作業車和房車產業加快發展,支持鋁合金、特種固體潤滑和防護材料等新材料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加快推進3D打印等軍民融合高端裝備制造中心建設。
中小企業培育工程
今年,甘肅將充分發揮已設立的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作用,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惠及面,適時補充擴大基金規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運營監管和宣傳力度,為企業提供“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能見效”的一站式服務。在全省開展以“關注小微企業、強化創新創業”為主題,以“政策落實、強化服務、管理提升、市場開拓”為重點的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中小企業國內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力度。確保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小微型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數增長10%左右。
臧秋華說,為確保“三大工程”順利實施,甘肅將加強工業運行調控,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促進供給改善和有效投資良性互動;加快結構調整優化,提升質量供給水平。堅持化解過剩產能與加快結構調整并舉,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完成全年壓減產能目標,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堅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相結合,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推進新技術應用和新產品開發,催生一批新產業和企業群。在消費品行業組織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發揮甘肅輕工業生產技術的基礎優勢,引導支持企業研發生產有市場需求的輕工產品。充分發揮工業園區(集聚區)的引領作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將其作為強化工業經濟運行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動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和集聚發展。以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為抓手,引進與園區現有產業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工業園區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益,推進工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同時,加快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信息產業轉型發展。積極發展研發設計、物流服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增強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撐能力。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不斷完善循環型工業發展體系,推動形成廢棄物和副產品循環利用工業生態產業鏈,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最小化,提升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統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工、裝備制造業、隴藥等7個重點行業,開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試點建設。加強煤炭經營和質量管控,完成煤炭市場優化布局,提高煤炭清潔利用水平。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推動工業綠色發展。
據臧秋華介紹,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工業發展轉型之年、攻堅之年,甘肅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依然錯綜復雜。全省工業領域結構性矛盾突出,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化工業比重大、“兩高一資”產業形態尚未根本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量小力弱,工業經濟發展中穩增長、增后勁的雙重任務凸顯,資源型和傳統型行業困難增多。但他同時表示,甘肅工業發展仍然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整體環境日益趨好,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對甘肅工業發展來講,也是化解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取得實實在在成效、保持工業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機遇。
作者:zj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