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轉型升級 走進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系列報道之四
“泰興經濟開發區努力書寫“循環經濟”大文章,致力于使產品在企業之間相互共建、自我消化、加快轉型。區內多數企業的石化原材料可實現“隔墻”供應,不但降低產業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企業生產的安全度和市場競爭力。
“以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為基礎的氯堿產業,已經派生出若干產業鏈,從而形成一棵產業樹。關聯了30多家下游企業,規模超過100億元。”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浦化工循環經濟助推開發區產業鏈前伸后延。
新浦化學90年代初期落戶泰興經濟開發區以來,經過多次擴建改造,主產品離子膜燒堿、液氨、苯胺、氯乙烯等已成為同區域30多家企業的產業鏈原料配套應用主體,年營業收入達40億元。
產業鏈前伸后延
2014年5月,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產業鏈延伸項目——年產32萬噸丁辛醇與年產40萬噸乙二醇項目開建。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產經營離子膜燒堿、液氯、苯胺、氯乙烯等化工原料,經過多次擴建改造,新浦化工已形成年產75萬噸離子膜燒堿裝置、50萬噸氯乙烯裝置、32萬噸苯乙烯裝置、18.5萬噸硝基苯裝置、13萬噸苯胺裝置和自備熱電廠。
近年來,新浦化學依托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理念,堅持“投產一個項目,建設一個項目,規劃一個項目”的發展思路,不斷追加投資,壯大自身規模,打造企業內部循環經濟,延伸外部產業鏈發展,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該公司離子膜燒堿項目先后經過六次擴展改造,從最初年產4萬噸擴展到現在的年產75萬噸。為了平衡企業的氯氣之源,該單位配套建設年產50萬噸的氯乙烯裝置,在企業內部形成了“離子膜燒堿—氯氣—氯乙烯”產業鏈。與此同時,還帶動了荷蘭阿克蘇諾貝爾、法國SNF、浙江新安等10多家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落戶經濟開發區,在區內形成了“離子膜燒堿—氯氣—氯乙烯—聚氯乙烯”閉合氯堿產業鏈。與此同時,其上游產品還成為開發區30多家企業的生產原材料。
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新浦化學始終將安全環保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堅持選擇最環保的工藝路線,并將“三廢”作為企業對合作方考核的關鍵指標,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面推行工藝危害分析(PHA),追求化工裝置的本質安全。
新加坡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小華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發展循環經濟,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不能完全用金錢來衡量。發展循環經濟有政府的推動、企業擔當和同行攜同。當前,能耗、環保和安全等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使企業轉型升級。”
企業之間小循環
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循環經濟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而且體現在企業之間的產業鏈上。
近年來,泰興經濟開發區努力書寫“循環經濟”大文章,致力于使產品在企業之間相互共建、自我消化、加快轉型。區內多數企業的石化原材料可實現“隔墻”供應,不但降低產業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企業生產的安全度和市場競爭力。
聯成塑膠通過新浦化學提供的氯乙烯生產塑膠制品,解決了基礎化工原料“在外”之困,實現了原料“隔墻”供應。“我們所用原料是新浦化學的氯乙烯單體,它經4公里左右的管道,直接能通到我們公司。”聯成塑膠助理專員黃功臣指著窗外長長的管道告訴記者,這不僅使用方便,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關鍵的是,通過管道輸送,消除了安全隱患。
瞄準全球最大高性能顏料生產基地的超辰化工項目,總投資3.68億元。達產后可形成銅酞菁9000噸、酞菁綠3000噸、酞菁藍4000噸的生產能力,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3億元。而超辰化工生產的主要原料是年消耗液氯20000噸、苯酐30000噸,主要依托園區新浦化學、聯成化學、協聯眾達等企業,結成上下游產業聯盟。總投資2.19億元的華盛銀洋項目,主打產品為水性丙烯酸樹脂乳液、環保型粉末涂料樹脂及封箱膠帶等,“吃進”的主要原料仍然來自園區裕廊化工的丙烯酸。
近年來,泰興經濟開發區已形成粗苯深加工相關產業鏈、氯乙烯產業鏈、丙烯酸產業鏈以及環氧氯丙烷、環氧乙烷產業鏈。相關產品和關聯企業的高度集聚,上下游之間的有機聯合,不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更使園區的公共資源利用達到了最大化,實現了企業之間的中循環,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化體系。
園區產業大循環
化工產業是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經過長期培育和發展,該園區已入駐近1000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2家,已形成產業鏈較為完整、特色非常鮮明的產業集群。
中共泰興市委常委、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孫群介紹,如今新浦化學工業公司為泰興經濟開發區供應原材料的企業有30多家。在這里,上游企業的產品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下游企業的產品又可以滿足上游企業節能減排和優化產業質態的需求。
其中氯堿產業鏈在全國化工園區最具特色,其上下游產品配套齊全,下游產品已延伸至醫藥、農藥、化學助劑、工程塑料、新型建筑材料等10多個領域,集聚了包括新加坡新浦化學、荷蘭阿克蘇諾貝爾、法國愛森絮凝劑等跨國企業在內的25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規模企業經濟占化工產業的比重達70%以上。
中國臺灣聯成化學公司先后與兩家世界500強企業聯手合作,在泰興開發區相繼組建4家產業鏈公司,采用區內資源發展循環產業。聯成化學以新浦化學的氯乙烯為原料,生產PVC塑脂,再通過橫向整合區內的增塑劑、PVC粉料以及周邊企業的其它資源,生產上千種民用PVC產品,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近期可實現年產百億元的化工材料產業園。
盛泰化學一期工程總投資9980萬美元,新上年產8萬噸天然脂肪醇和12萬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項目清潔環保,而且能源與資源消耗低,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化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年增銷售17億元以上,而更關鍵的是,盛泰化學可以直接利用開發區內丹天化學的氮氣、環氧乙烷為原料進行生產,不僅接長了企業的產業鏈,而且將通過產業鏈的前伸后延,在開發區打造百億元的日化產業園。
泰興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鏈轉型引來了1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經濟開發區,培育形成了氯堿、煤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新技術建筑材料等多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