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中以來,在經濟基本面向好的帶動下,各行業對上游稀土永磁原料的需求持續旺盛。不過,從風機制造商、LED廠商及稀土永磁原料公司等方面近日傳出的消息表明,在終端消費不振,以及稀土價格暴漲暴跌的雙重因素下,當前下游部分廠商的拿貨意愿整體較低,稀土永磁原料行業四季度開局的訂單并不理想。
但大通證券的相關分析報告指出,隨著稀土行業相關政策的陸續頒布,稀土價格將回歸價值,而這一趨勢將不可扭轉。同時,隨著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及相關支撐政策的進一步展開,打開了上游稀土永磁原料巨大的需求空間。
下游行業需求暫受挫
風電電機是稀土永磁原料的重要下游產品之一,由于7月直驅電機原料釹鐵硼的最高價較年初上漲了6倍多,直接導致多家風電機組生產商停產或者降低采購量。業內人士指出,雖然11月永磁原料的價格回落了三成,但對比今年以來每臺風機僅300元左右的微小提價,企業仍然無法承受。而四季度風電企業拿貨意愿持續下滑,也得到了部分生產企業的確認。
業內人士也表示,相比風電行業,稀土永磁原料另兩個需求大戶空調家電和汽車行業具備一定的需求剛性,但受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帶來的影響,很多企業仍然不愿拿貨。
事實上,今年以來上游稀土原料和中游稀土永磁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助長了各下游行業買漲不買跌的心態。7月以來,稀土及其氧化物產品在各路囤貨商的拋售下,價格雖然連續下跌,但相比年初仍處于整體高位水平。華泰證券研究員指出,在當前整體供應較為充足的情況下,雖然稀土分離企業以停產應對價格下跌,但短期內尚未出現止跌勢頭,而下游以買漲不買跌應對,屬典型的上下游博弈過程。
據介紹,目前排名行業前20位的稀土分離企業已悉數停工,一方面意在阻止價格繼續下跌,另一方面則是在等待環保部門的行業檢查。根據日前多個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全國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停產會持續到今年年底。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面上稀土及其氧化物的供應較為充足,預計到今年年底,下游需求會出現翹尾行情。
專家指出,稀土永磁輻射的下游廣,訂單下滑是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反映,稀土對于各行業來說用量雖然不大,但非常重要,因此有一定的支撐。
稀土價格回歸價值
今年2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等四點措施,被業內稱為“國4條”。5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被業內稱為“國22條”。
大通證券的相關分析報告指出,稀土業“國4條”和“國22條”的頒布,一個直接的作用是使稀土價格大幅上漲,同時有部分生產商與貿易商“捂礦惜售”的成分在內,稀土價格有一定的虛高。如今稀土價格已從高位回落,這也基本符合業內當初的預期,是回歸價值,而稀土價格回歸價值這一大的趨勢將不可扭轉。
當下,完成行業生產的指令性計劃以及迎接環保檢查是資源以及冶煉分離企業的重中之重,相關部委正在有條不紊地對“國22條”進行落實,南北兩塊稀土主產區的相關企業也相應地進行調整。
5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工作方案》,全區共有35家企業被納入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范圍,這項工作原定從2011年初到6月底結束,至今整合淘汰工作尚未完成。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的政策,對原有的整合淘汰方案進行修改完善。
8月底,江西贛州市下發了《關于下達2011年全市鎢、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用七項舉措力促鎢、稀土資源有序開發,持續利用。文件顯示,贛州根據此前江西省國土資源廳下發的生產指令性計劃對今年鎢和稀土礦的開采指標進行了分解。
另據報道稱,六部委將馬上實施新的稀土專用發票管理條例。這相當于將稀土納入國家專營體系,一旦投入市場,稀土業私挖亂采現象將進一步減少。稀土業總量控制繼續,價格回歸價值是大趨勢。
大通證券的分析師認為,稀土價格回歸價值是大勢所趨,跌回原來價格的可能不存在。但前期漲幅過大,而且關于稀土價值回歸最大的政策(總量控制)已經出完,接下來主要是執行。刺激功能性材料需求的政策仍在,但量上增加不會過于迅猛,上漲動力不足。
受益于新興產業發展戰略 稀土價格回歸價值已經收到政策效果,接下來,政策的針對性指向大力發展應用。2011年9月7日,國務院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細化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明確支撐戰略新興產業,稀土永磁直接受益。
為實現“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勢在必行,為此《方案》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措施。大金屬作為高耗能、高排放且產能過剩產業受壓,而新能源的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比重的提高使得相關設備用金屬新材料受益,戰略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被明確地寫進措施中,可見國家對之的重視程度,金屬新材料受益明顯。關于加強節能減排管理,《方案》提出了八個方面要求,其中有三個方面較為明顯與有色行業有關,進一步體現出《方案》對有色金屬行業大金屬、小金屬、金屬新材料上有保有壓。大金屬面臨的節能減排任務仍然較重,而不論是公共交通還是私人用車新能源汽車較為明顯地受到了大力的支持,稀土尤其是稀土永磁較為明顯受益。(詳見表一、二)。
新材料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據報道,《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將出臺,屆時行業發展目標的種種細節將明確,稀土永磁業的發展目標或將露出其廬山面目。
9月初,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將堅持五個原則的相關內容見諸于報端,分別是:堅持市場導向,加大新材料推廣應用和市場培育;加大原始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新材料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提高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科技含量高、產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關鍵新材料;加強協調推進,加強與下游產業相銜接,帶動材料工業升級換代;走低碳環保、節能高效、循環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其中,“加快發展科技含量高、產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關鍵新材料”及“走低碳環保、節能高效、循環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完全適用于稀土永磁,而稀土永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業內首屈一指的。這符合人們對稀土永磁業進一步發展的預期,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較為明顯。
9月7日,在2011年稀土新材料應用交流會上也傳出關于金屬新材料行業的相關信息:“十二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預計總產值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截至2010年底,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了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20%。
業內人士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思路中,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給予了量化的規定,使得其市場空間更加明確化。在發展思路中,要求到2015年,突破一批國家建設亟須、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提高到70%。
支撐政策或進一步展開
據報道,由國務院頒發、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也將出臺。業內專家認為,在未來解決電池技術瓶頸后,《規劃》或將成為撬動數萬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杠桿”。
有消息透露,即將出臺《規劃》對汽車能耗的標準非常嚴格。可能這意味著到2015年,除小排量汽油車外,所有車企的大部分產品都必須是混動力汽車或電動汽車才能滿足目標要求。業內專家認為,《規劃》的出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市場將成為受益最大的領域?!兑巹潯凡莅竿嘎叮?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50萬輛以上,2020年更是10倍于2015年的市場水平,這將形成規模上萬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稀土永磁下游需求的最大一塊,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塊。發展新能源汽車業是國家既定的戰略目標,相信隨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出臺,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對稀土永磁業來講,一方面間接獲得政策上支撐,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場空間日趨明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