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高田氣囊的多家整車企業,包括本田、日產、豐田、馬自達和寶馬,于2013年起陸續發起了歷史上數量最大的氣囊問題召回。為此,高田已經付出了高達數億美元的代價,高田公司的股票也曾經在一日之內下跌了15%。 汽車安全氣囊召回,在近一個多月的全球汽車市場上已成為一個熱詞。
繼豐田汽車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召回之后,日本另外兩大品牌本田和日產也加入到安全氣囊召回的隊伍之中。今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因安全氣囊問題召回車輛的還有通用、寶馬、奔馳、馬自達、三菱等車企,一時間內,由汽車安全氣囊問題引起的召回似乎已成為汽車召回的重災區。
從本田與日產等公司的召回公告不難看出,總共涉及幾百萬輛召回車輛的安全氣囊大多指向了一家企業——日本高田公司,召回的原因也主要集中在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的異常上。如本田于今年6月23日向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STA)、日本國土交通省等海外召回管理機構提交的涉及多達203萬輛汽車的召回申請中,明確表示的缺陷原因是:車輛在副駕駛席安全氣囊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氣體發生器中的氣體發生劑成型壓力不足,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內的壓力可能會異常上升,導致氣體發生器殼體爆裂,極端情況下有火焰出現、零部件碎片飛出,可能會傷及車內人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從涉及車型上來看,單就本田公司一家,由于高田安全氣囊問題所涉及的車型包括了其在美洲、歐洲、日本等地出售的2001~2003年款雅閣、思域、Stream、CR-V、飛度、奧德賽、Pilot等車型,可以說牽涉范圍相當廣泛。
從使用高田氣囊所引發的事故看,在幾起被指因氣囊未正確展開而導致的死亡事故之后,使用高田氣囊的多家整車企業,包括本田、日產、豐田、馬自達和寶馬,于2013年起陸續發起了歷史上數量最大的氣囊問題召回。為此,高田已經付出了高達數億美元的代價,高田公司的股票也曾經在一日之內下跌了15%。
據一份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告,高田氣囊事件早已有征兆。2009年5月16日,美國一位18歲的女孩兒埃希利·帕海姆開著一輛2010年生產的本田雅閣去接放學的弟弟。在學校的停車場,汽車與另一輛車相撞。氣囊展開后,女孩兒被氣囊中彈出的一個金屬片劃破頸動脈。6個月之后的圣誕節前夜,美國佛吉尼亞州發生了另一起由氣囊引起的事故。一輛2001款雅閣在與一輛運送郵件的廂式車相撞后氣囊爆炸,33歲的駕車者被氣囊彈出的金屬片劃穿頸部。在這兩起事故中,雖然本田和高田都通過庭外調解與受害者家庭達成和解,但高田可能質量失控的說法一度在業內盛傳開來。
雖然高田在呈交給NHTSA的報告中,列舉了幾種出現事故的可能和相關防范措施,但是從整體上而言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原因分析和質量整改措施。由于許多出現問題的氣囊氣體發生器是在2000~2002年間在北美生產,這個時期恰巧正是北美汽車大量普及安全氣囊的時候,高田氣囊訂單的大增導致的生產壓力增大,對其產品質量控制應該是有直接影響的。
記者從國內C-NCAP近兩年來碰撞實驗的許多車型上也發現了高田氣囊的身影,如本田品牌的雅閣、杰德、凌派、艾力紳、思威、思銘,日產品牌的天籟,馬自達品牌的CX-5,大眾品牌的甲殼蟲、邁騰、新朗逸、新桑塔納,通用品牌的凱迪拉克XTS、邁銳寶、昂科拉,斯柯達品牌的昕銳,奔馳品牌的A180,克萊斯勒品牌的300C,雪鐵龍品牌的DS5,以及上汽榮威950、一汽奔騰X80等,均或多或少地配置有高田公司的前排正面安全氣囊或側面安全氣囊/氣簾或駕駛者膝部氣囊等,這些產品來自于上海高田或日本高田,有的甚至來自于羅馬尼亞的高田工廠。
其實,作為全球名列前茅的汽車安全產品公司,高田的技術與產品還不局限于汽車安全氣囊,其他還有像汽車前、后排安全帶、汽車座椅等。從歷史角度上看,對于以紡織產品起家的高田而言,汽車安全帶才是高田經營歷史比較長的產品。介入到具有更高技術風險的安全氣囊領域,對于30年前開始研發生產汽車安全氣囊的高田來說,也許現在才真正迎來了危機爆發的時刻。面對國內這么多裝有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產品的汽車,不少消費者已經產生了擔憂情緒。為了消除部分車主的擔心,在國內涉及高田氣囊召回漸多的時刻,高田本身或者我國的相關管理部門是不是應該站出來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解釋?
相關鏈接
中國十年召回汽車超千萬輛 6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副主任陸春明在介紹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情況時表示,從2004年我國實施缺陷汽車召回制度以來,截止到6月22日,共有190家企業開展了747次召回活動,涉及缺陷汽車1568.56萬輛,據不完全統計,共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200億元。
陸春明說,2004年以來,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通過網上采集、電話、電子郵件、信函等多種方式,共收到消費者關于汽車產品缺陷問題的投訴5.94萬件,并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2014年1月至6月22日共收到消費者投訴4132起。按汽車投訴涉及總成分類,涉及傳動系投訴最多,為1486例;其次為發動機投訴,共計1366例;投訴量位居第三位的是電氣設備投訴,共331例。
按涉及到的汽車總成劃分,引發召回的前三位依次是電子電器缺陷、發動機缺陷以及動力傳動系統缺陷。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74次,涉及缺陷汽車478.93萬輛,占全部召回數量的30.53%。其中,2014年1月至6月22日,共有58家企業開展了79次召回活動,涉及缺陷汽車93.61萬輛,召回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3.44%(2013年同期實施汽車召回64次),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32.69%(2013年同期召回缺陷汽車139.07萬輛)。 (請圖片作者與本報聯系稿費事宜)
(中國網)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