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會)在北京召開了月度信息發布會。中汽協會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照例發布了7月份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就上個月汽車行業的熱點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7月我國汽車產銷143.71萬輛和137.94萬輛,與上月相比回落6.2%和12.6%,但同比仍呈較快增長,分別增長10%和8.2%。
董揚表示,7月是我國汽車產銷傳統淡季,很多企業都在放高溫假,或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設備檢修,環比回落不足為奇。但他同時表示,汽車產銷整體向好趨勢沒有改變。
1~7月的累計產銷情況驗證了這一點:今年1~7月,我國汽車產銷1096.87萬輛和1097.9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和3.6%,增速比1~6月分別提高0.8和0.6個百分點,保持了逐月提高的走勢。
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速超一成自主品牌呈繼續下滑態勢
受銷售淡季影響,7月,乘用車產銷環比上月呈現明顯下降,且所有車型均低于上月水平,交叉型乘用車依然為降幅最大的車型;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較快,產銷分別增長12.8%和10.7%,除MPV銷量略有下降外,其余車型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1~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878.56萬輛和873.5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7.5%,其中,對同比增幅貢獻最大的車型為轎車與SUV。1~7月,轎車銷量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33.60萬輛,貢獻度為55%;SUV銷量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26.48萬輛,貢獻度為43%;MPV和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均略高于上年同期。
分品牌看來,7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41.16萬輛,比上月下降17.6%,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6.7%,占有率比上月下降2.2個百分點,創2008年9月以來的新低。
1~7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356.4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低于乘用車總體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6個百分點。
相比而言,國外品牌乘用車的情況則好于自主品牌。從1~7月國外品牌乘用車比上年同期增長情況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韓系均為正增長,其中德系增長達20.5%,遠高于其他系別增速;從累計市場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情況看,德系、日系上升明顯,韓系、美系和法系基本持平。
商用車產銷依然低迷 累計同比降幅收窄
7月,商用車產銷低于上月水平,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總體形勢依然低迷,但累計產銷降幅有所收窄。
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5.23萬輛和25.92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7.4%和11.7%;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3%和1.6%。商用車各車型中,貨車類車型與上月和上年同期比較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半掛牽引車降幅更為明顯;客車(含非完整車輛)表現尚可,產量與上月和上年同期比較均有提高,銷量比上月下降,但比上年同期比較增長較快。
1~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8.31萬輛和224.4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8%和9.4%,降幅比上半年縮小0.8和1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客車凈增1.2萬輛,牽引車凈減了3.5萬輛,貨車凈減了21.05萬輛,其中:中、重卡凈減16.36萬輛,輕卡凈減7.18萬輛,微卡則增加了2.49萬輛。
東方不亮西方亮。與國內重型載貨車市場低迷走勢形成鮮明對照,14噸以上重型柴油車出口表現突出,今年上半年共出口2.30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9.7%。
汽車出口同比繼續增長較快 金額增長快于數量增長
據中汽協會統計的汽車整車企業出口數據,汽車出口在連續6個月增長后出現回落,但比上年同期依然有20%以上的增長。
7月汽車企業出口為8.93萬輛,比上月下降16.8%,比上年同期增長21.9%。1~7月出口57.70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7%。1~7月出口企業前五名分別為奇瑞、長城、上汽、吉利和東風。
從汽車進出口的整體情況來看,根據中汽協會整理的海關數據,1~6月,我國汽車商品進出口表現總體良好,累計進出口總額為774.8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其中進口金額416.1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5%;出口金額358.7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9%。
1~6月,我國累計進口各類汽車61.4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0.2%。其中,轎車進口24.55萬輛,越野車進口23.91萬輛,小型客車進口9.80萬輛。上述三大類汽車品種共進口58.26萬輛,占汽車進口總量的94.8%;進口金額250.23億美元,占汽車整車進口總額的94%。值得注意的是,小排量汽車進口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
1~6月汽車累計出口43.9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7%,出口金額62.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9%。
“進入2012年,我國汽車出口形勢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具體表現在金額增長明顯快于數量增長,這主要是受出口車型多樣化、產品品質提升、價格提高以及匯率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從整車主要出口品種來看,載貨車和客車出口單價增幅最大,轎車相對略低。”陳士華總結道。
車企庫存比上月有所上升 但仍處于合理水平
據中汽協會統計,7月末,汽車企業庫存為73.63萬輛,比6月末上升了4.77萬輛,增長率為6.9%。“總體看,目前企業庫存處于正常合理水平,本月企業庫存的上升,對銷售環節的庫存壓力有所減緩。”陳士華說。
其中,乘用車、商用車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走勢。7月末,乘用車庫存為56.68萬輛,比6月末增加了11.4%;商用車庫存則比6月末下降了5.6%。記者了解到,商用車的庫存水平已持續6個月下降,達到2009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陳士華認為,這表明商用車企業對后半年的市場仍持謹慎態度。
市場集中度繼續提升 企業經濟效益指標增速穩中有進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1~7月,我國汽車市場集中度繼續提升,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967.7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1%,高于全行業增速0.3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2%,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
重點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態勢:1~6月,全國17家重點企業(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和5.8%,比1~5月分別提高0.5和0.7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4.7%。
但需要指出的是,重點企業財務費用仍然呈現較快增長勢頭。據中汽協會統計,1~6月重點企業累計發生財務費用為18.60億元,而上年同期財務費用為負數。其中:利息支出為24.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85%,增長額為13.75億元,增幅比1~5月上升13.77個百分點。
陳士華分析,重點企業財務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幅較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上年同期由于部分合資企業受外匯匯率影響均有不同收益,因此財務費用有所降低,今年上半年由于外匯匯率變化較大,對企業的財務費用有不同程度影響;第二,部分企業貸款增長、發行債券利息支出較大。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