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央行、銀監會、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九部委日前聯合印發緊急通知,要求遏制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在這份名為《關于遏制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緊急通知》中,九部委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嚴禁以各種名義擴大電解鋁產能,同時取消地方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
行業競爭進入邊際效應時代
《通知》指出,近年來,隨著投資的快速增長,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局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地方仍在加快電解鋁項目建設,甚至在招商引資中給予土地、稅收、優惠電價等方面政策支持。一些企業還采用先建再報批等方式搶建項目,使電解鋁行業供大于需、行業競爭激烈、市場價格低位徘徊、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矛盾更加凸顯。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電解鋁產能達2300萬噸,當年的實際產量僅1560萬噸,產能嚴重過剩。2010年1~11月,鋁冶煉行業利潤104.41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3.59%,大大低于工業行業平均水平。
進入2011年,產能過剩情況進一步惡化。數據顯示,今年1~2月,鋁冶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1.8%;銷售利潤率只有3.4%,同比回落3.6個百分點。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電解鋁行業供應將相對過剩,隨著社會平均成本的逐步提升,全行業的盈利能力將持續下降,電解鋁產業已步入激烈競爭的邊際效應時代。
受影響產能達774萬噸
電解鋁行業本身是一個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的行業。生產一噸電解鋁需要耗電1.4萬~1.5萬千瓦時,無序發展將進一步加大資源環境壓力,同時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為控制產能過剩和無序擴張的勢頭,九部委要求,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各地要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堅決制止任何擴大產能的新建項目的違規審批行為。這意味著,超過700萬噸的產能將受到影響。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
對違規擬建的電解鋁項目,《通知》明確,主管部門應立即停止辦理用地審批、環境影響評價、電力供應和新增授信等手續。
工信部要求,各地一律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進行各類招商引資活動;認真清理對擬建電解鋁項目自行出臺的土地、稅收、電價等優惠政策。已經出臺的要堅決廢止。同時,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對本地區的電解鋁擬建項目進行認真清理,并于5月15日前將清理結果上報工信部和發改委等相關部門。
九部委表示,將在不增加電解鋁產能的前提下,繼續支持企業以資產為紐帶、以資源為保障、以技術為支撐的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支持以現有企業為基礎,推進技術進步、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鼓勵鋁電聯合,支持在符合國家環保、土地法律法規以及投資管理規定的骨干企業適時適度開展直供電試點。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