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市場在去年深度衰退,中國市場也出現有史以來的首度負增長。集成電路作為半導體產業中最主要的產品,2009年中國市場實現銷售額5676億元,同比下滑5%,無論是國際廠商還是中國本土企業都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據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預測,2010年只是世界半導體行業環比增長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一年。相比2007年的2734億美元來說,2010年將只增長2.3%。而且2009年是半導體行業歷史上首次受經濟環境影響而發生衰退的一年。
市場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回暖上升,半導體市場復蘇跡象已日益顯現,市場需求正發生著結構性的巨大變化。
汽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電子、物聯網等兩化融合的新興市場正加速發展,TFT-LCD、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MEMS(微機電系統)等半導體領域也成為產業新寵。
“雖然現在我國半導體產業實現了企穩回升。但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平衡狀態。”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關白玉透露。
關白玉認為這種不均衡狀態表現有兩個方面。可喜的一面是集成電路的設計業大幅度增長,成為產業發展的亮點;3G、數字電視、移動多媒體等領域的集成電路增長較快,一批骨干企業取得了高速增長的好成績,多媒體終端、電子書等銷售收入都有明顯的增加等。
而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等問題,仍然是我們產業發展中深層次的矛盾,而且在這樣一個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凸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在危機與變革共存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洞悉半導體產業的變革趨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是國內外半導體企業需要認真加以面對的重大課題。而只有準確把握市場復蘇所孕育的新興機遇,抓住契機,轉型發展,才能成為半導體廠商化危為機的關鍵所在。
營造良好環境推進產業發展
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高投入行業。據了解,目前一條12英寸芯片生產線的建設費用就超過10億美元,一條先進封裝線的投資規模已超過1億美元,而一款SOC芯片的研發費用也已經超過1000萬美元。
另外半導體行業受“硅周期”波動的影響也較大。在如此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政府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今年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鞏固和發展產業企穩回升的關鍵一年,關白玉表示,工信部將繼續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推進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今年將做好以下工作來營造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首先,繼續貫徹落實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產業相關政策。積極推動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盡快出臺。其次,積極引導集成電路等相關產業科學有序的發展。三是要以集成電路、半導體、發光二極管、電子器件作為產業發展重點,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四是組織實施好國家重大專項等科技創新項目,開發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積極探索新的機制,加強產學研結合。五是要加強半導體、集成電路與整機系統的結合,提高市場占有率。六是加強面向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充分發揮研究院所的積極作用,共同推進產業發展。
作者:曹雅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