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月10日消息,為發展現代煤炭物流,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國家發改委制定了《煤炭物流發展規劃》。
根據規劃,到2020年,煤炭物流整體運行效率將明顯提高,社會化、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形成物流網絡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物流服務綠色高效的現代煤炭物流體系。加強鐵路煤運通道建設,使年運輸能力達到30億噸;結合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建設布局,重點建設11個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和30個年流通規模達2000萬噸級的物流園區;培育一批大型現代煤炭物流企業,其中年綜合物流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的企業10個;建設若干個煤炭交易市場。
根據煤炭生產開發和消費布局,結合區域發展規劃,完善煤炭運輸通道,建設一批煤炭物流節點,形成“九縱六橫”的煤炭物流網絡。
其中,九縱分別是:晉陜蒙(西)寧甘煤炭外運通道-焦柳、京九、京廣、蒙西至華中、包西;云貴煤炭外運通道-南昆、新疆煤炭外運通道-蘭新、蘭渝;水運通道-沿海、京杭運河縱向通道。
六橫分別是:晉陜蒙(西)寧甘煤炭外運通道-北通路(大秦、朔黃、蒙冀、豐沙大、集通、京原)、中通路(石太、邯長、山西中南部、和邢)和南通路(侯月、隴海、寧西);內蒙古東部煤炭外運通道-錫烏橫向通路;云貴煤炭外運通道-滬昆橫向通路;水運通道-長江橫向通道。
《規劃》提出六大主要任務:完善煤炭物流通道;健全煤炭儲備體系;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業;完善煤炭市場體系;推廣應用先進物流技術;推進煤炭物流國際合作。
發改委指出,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完成煤炭價格形成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煤炭物流資源整合,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保障煤炭物流發展。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36.5億噸,鐵路調運量22.6億噸,沿海主要港口發運量6.2億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55%、75%和73%;省際間調運量19億噸,較2005年增長65%。煤炭生產開發加速西移,鐵路運輸平均距離由2005年的579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655公里。
基礎設施方面,2012年,山西、陜西、蒙西地區鐵路煤炭外運能力達10億噸,比2005年增加4億噸;全國萬噸級以上煤炭專業化碼頭泊位189個,比2005年增加70個;國家煤炭應急儲備能力達到670萬噸。
出口方面,2012年,煤炭進出口總量達到3億噸,是2005年的3倍。
(依緣)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