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中國質量協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品質雜志社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杰出質量人”推選活動結果在北京揭曉。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榮獲最高榮譽獎,兗礦集團董事長王信、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曉波、陜西鼓風機集團董事長印建安、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光安和山東濱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俊杰等在質量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榮膺第四屆“中國杰出質量人”,即全國質量獎個人獎。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出席本次活動并為獲獎者頒獎。
在這些獲獎者當中,既有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和信譽建設、將企業主體責任的提升作為重要抓手的政府部門領導,也有不斷引進和實踐科學的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進一步提升企業運行質量的企業家。
榮獲最高榮譽獎的李毅中,是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第一任部長,他注重加強工業品質量和信譽建設,狠抓品種開發、質量提升、品牌建設和服務改善,為我國工業品質量改善和競爭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毅中坦言,自己是一個很執著的質量人。質量是企業誠信和技術的結晶,是國家生產力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提升質量不僅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有利于節能環保,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面,而且能夠滿足需求、改善民生,創造和引導消費。”
李毅中同時呼吁,全社會應該更加關注質量,樹立振興質量、興國安民的意識。
記者發現,本次獲獎的企業家普遍具有一種共性:在借鑒和吸收國外質量管理經驗和教訓的同時靈活運用各種質量管理手段,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方法。其中,兗礦集團董事長王信以卓越績效為抓手,不斷深化企業質量文化內涵;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曉波克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踐行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成為我國鋼鐵工業在逆境中奮進的一面旗幟。
中國質量協會會長陳邦柱在致辭中指出,質量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抓住機遇,強化質量工作,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增加我國產業及企業產品在全球產業鏈上的比重,促進中國制造升級,不僅是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也是實現永續經營的前提條件。
據了解,“中國杰出質量人”推選活動于2005年正式啟動,根據“少而精、樹標桿”的原則,該活動迄今為止已成功評選出一批優秀的“中國杰出質量人”。從2010年起,“中國杰出質量人”推選活動被納入全國質量獎活動中,并作為全國質量獎的個人獎項。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