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推進工業產品質量提升,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3月15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3月17日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意見》與國務院的工作部署及工信部提出的加強工業品質量的工作重點是一致的。之所以強調質量信譽建設,是因為這是當前國內國際貿易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因此,要把加強質量信譽建設作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沙南生強調,在加強質量信譽建設中,一方面要重視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包括嚴格履行對消費者的承諾,對產品質量的保證要與產品實物相一致。二是開展達標對標,推動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提高采標率水平,穩定提升產品質量。
提升質量責任意識
“加強工業品質量信譽建設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它在拉動內需、穩定出口方面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應對金融危機做貢獻。”
沙南生表示,雖然當前我國工業產品質量水平顯著提高。一批市場信譽度高、品牌競爭力強的優質產品提高了市場占有率,較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并為我國工業產品邁向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廣大工業企業積極提高質量,拉動內需,穩定出口,為我國經濟率先實現企穩回升做出了貢獻。但一些工業企業質量責任意識不強、質量信譽水平不高,部分工業產品標準水平偏低和實物質量不穩等問題依然存在,在國內和國際貿易中涉及產品質量信譽的問題時有發生。
究其原因,一是一些企業的質量責任主體意識淡薄,企業質量工作內生動力不足;二是工業產品品牌培育遲緩;三是質量信譽的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作用薄弱;四是工業產品標準發展滯后,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存在一定差距;五是市場監管和出口商品質量水平有待加強;六是對工業產品質量工作的規劃和協調不足,難于形成合力,突破性解決影響質量的重要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積極推動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提高工業產品質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大力加強標準化工作。
沙南生強調,要以加強標準化工作為突破口,為我國工業產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標準支撐,拉動內需、穩定出口。要以穩定提高產品質量為基礎,保護和提高“中國制造”的國際質量形象,以規范企業自我聲明為手段,推動質量信譽建設,促進形成與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質量責任意識。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年質量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中央經濟工作精神,通過推動工業產品質量進步,為調結構、上水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沙南生表示,《意見》與此前提出的質量工作重點并不矛盾,而是相呼應的統一整體。“發布《指導意見》是為了在落實好2010年各項質量工作的基礎上,把加強質量信譽建設作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為有效推進工業品質量信譽建設,《意見》明確了七個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開展宣傳和培訓,增強企業質量責任意識;二是推動企業自主承諾質量責任,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三是加強工業產品標準的對標和達標工作;四是提高產品供應鏈質量保證水平;五是開展工業產品自主品牌建設;六是加快質量誠信建設,培育質量信譽;七是加強應對工業產品質量失信事件的能力。
解讀當前要重點抓好的上述七項工作,沙南生強調,在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要引導企業樹立正確的質量責任觀、增強企業履行質量責任的能力,讓企業把質量主體責任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里,落實在經營活動中。要規范企業的自我聲明,鼓勵企業做出質量承諾,并通過加強監管工作,監督企業兌現承諾。同時,要規范企業自我聲明的管理,既要引導企業通過自我聲明承諾質量責任,又要對企業自我聲明內容與實物質量的一致性加強監督和管理。
在加強工業產品標準的對標和達標工作方面,要重點對比我國工業標準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主要差異,并進行標準的專利和知識產權審查。要推動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提高采標率水平,穩定提升產品質量。工信部門將會同行業協會開展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對標工作,并組織開展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達標備案工作,做好企業標準的對標工作。與此同時,國家標準化管理部門要對采標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加快我國工業領域標準的制修訂速度,加大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力度,提高我國標準整體水平。
在提高產品供應鏈質量保證水平方面,工信部門會同行業協會組織開展專項技術攻關活動,解決影響供應鏈質量水平的瓶頸問題;要從產業聚集區入手,加強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上下游產品標準對接,保證標準要求的協調性和一致性;指導企業提高對采購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并對重要供應商開展第二方審核;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工作中,加大對采用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支持力度。海關和質檢部門要加強對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通關監管和檢驗監管,防止不合格產品非法入境;要加強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技術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
作者:曹雅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