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8月8日發布了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等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就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中相關問題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部分行業、省市超額完成下達任務
問:
這次淘汰落后產能從10個行業到18個行業,力度大幅加碼,有人說是與最近幾年節能減排不達標有關。您怎么認為?
答:落后產能物耗能耗高、環境污染重、安全無保障,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現,是導致我國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節能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才能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才能為先進產能騰出市場容量,緩解產能過剩的矛盾,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才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實現工業由大變強。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緊迫而艱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既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不斷加大。這不僅反映在行業范圍的擴大,還反映在行業內淘汰范圍擴大、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一是從行業范圍看,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大多數工業行業都明確了淘汰落后產能的范圍,近年來貫徹國家節能減排要求,重點抓了一些行業和領域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2007年5月,《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確定的“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行業包括電力、煉鐵、煉鋼、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水泥、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等13個行業和領域。2010年2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確定的近期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行業包括電力、煤炭、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水泥、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制革、印染、化纖等20個行業和領域。同時,各地方也根據各地產業發展實際,確定各地區的淘汰落后產能重點行業或領域,如不少省市加快淘汰實心黏土磚等。二是從行業內部看,淘汰的力度也在加大。比如,落后煉鐵高爐產能的淘汰范圍由300立方米擴大到400立方米;落后煉鋼轉爐、電爐產能的淘汰范圍由20噸擴大到30噸。三是從政策措施看,力度進一步加大。近年來,限制落后產能生產、激勵支持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比如,通過執行差別電價政策、設立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等政策,促使落后產能淘汰。四是從分解落實情況看,部分行業、省市超額完成下達任務。5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下達了2010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煉鐵3000萬噸,煉鋼825萬噸,水泥9155萬噸,玻璃648萬重量箱,焦炭2127萬噸,鐵合金144萬噸,造紙432萬噸,酒精67.7萬噸,電解鋁33.9萬噸,銅冶煉11.7萬噸,鋅冶煉11.3萬噸,鉛冶煉24.3萬噸,電石71.8萬噸,味精18.9萬噸,檸檬酸1.7萬噸,皮革1200萬標張,印染31.3億米,化纖55.8萬噸。其中煉鐵、煉鋼、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超出了國務院確定的指標,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規定任務的120%、137%、183%、103%和108%。截至2010年7月底,各省已將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分解落實到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各地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的基礎上,也公告了18個行業2087家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大部分行業分解任務超額完成下達任務,其中煉鐵、煉鋼、銅冶煉、鋅冶煉、水泥、玻璃、焦炭、鐵合金、制革、印染等10個行業超額完成110%力度。
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淘汰任務落到實處
問: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落后產能名單“被注水”。這是否屬實?
答:淘汰落后產能涉及到資產損失、債務處理、人員就業等難點問題,短期內可能還會影響到地方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并且由于政策措施還不完善,推進起來難度很大,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為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底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下達了今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要求把任務分解到縣市,落實到企業,并在當地媒體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確保落后產能三季度前關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克服種種困難,做了大量細致工作。截至7月底,各省均已將國家下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分解落實到企業,并在當地媒體上公告了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的基礎上,2010年8月8日向社會公布了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包括應淘汰的落后生產線(設備型號)、數量及產能等。向社會公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就是要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作用,為社會、媒體、政府、企業提供公開透明的監督平臺,通過各部門相互配合,采取綜合措施實現落后產能的真正淘汰,不再死灰復燃,確保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完成。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也表明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務院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真抓實干,真正落到實處。
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向社會公布后,引起了廣泛反映,國內外主流媒體給予了積極評價,肯定了我國政府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對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關媒體反映,公告的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有的極個別企業已經關停,又被列入公告名單中來。對媒體反映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也已請有關省市就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并將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正是由于公布了名單,才能在社會、媒體的監督下發現個別地區存在的個案問題,這也說明媒體發揮了監督作用,我們也歡迎媒體繼續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給予關注。
關于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需要說明的是,公告名單中的企業是指該企業今年有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企業應按照國家和省里的規定按期淘汰其落后產能,并不是關閉淘汰這個企業。如果該企業沒有按期淘汰落后產能,有關部門要采取政策措施給予處罰;如果該企業按期淘汰了落后產能,該企業仍屬于正常企業,有關部門仍應繼續給予相應支持。同時,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不僅要關停,更重要的是徹底拆除落后生產設備、生產設施,使其不能再恢復生產。對媒體反映的名單“被注水”問題,可能有幾種情況,有些是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理解不同造成的,有些則是個別地方工作不細致造成的。比如,有些列入名單企業的落后產能雖已處于關停狀態,但落后生產設備、設施并沒有拆除,沒有真正淘汰,因此也列入了名單;有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可能在名單公布前已按照規定于今年上半年淘汰,這屬于提前完成了今年的淘汰任務,也列入名單;有些企業可能有多臺(條)落后生產設備(生產線),前幾年按規定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產能,今年又淘汰一部分,因此,出現前幾年已經淘汰部分落后產能的企業,今年又列入了名單。但是對前幾年已經淘汰了的落后產能,今年又列入了淘汰名單,這是不允許的,這屬于謊報、弄虛作假,對這種情況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也希望媒體發揮監督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淘汰落后產能的檢查考核辦法,加強對各地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落實到實處。
淘汰落后產能不存在“補償”概念
問:
在完善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補償機制方面具體措施有哪些?
答:《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其中包括強化政策約束機制,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和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其中激勵落后產能的退出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財政資金引導。中央財政統籌支持各地區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支持和獎勵力度。各地區也要積極安排資金,支持淘汰落后產能。二是做好職工安置工作。認真落實和完善企業職工安置政策,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妥善安置職工。三是支持企業升級改造。支持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企業對落后產能進行升級改造。對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且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在安排技術改造資金、節能減排資金、投資項目核準備案、土地開發利用、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
這里有一個概念需要明確一下,淘汰落后產能不存在“補償”的概念。淘汰落后產能是依據《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法》、《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有關環保、節能、安全、質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的。對落后產能的界定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二是嚴重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環境;三是產品質量低于國家規定或行業規定的最低標準;四是嚴重浪費資源、能源;五是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因此,淘汰落后產能不存在補償,但中央為支持各地淘汰落后工作,每年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方式,用于獎勵各地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配合財政部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充分發揮財政獎勵資金的引導作用。

江蘇無錫新三洲特鋼有限公司一次拆除兩臺220立方米落后高爐,提前完成了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圖為高爐拆除現場。
(資料圖片)
作者:曹雅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