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司建楠
環境保護部日前通報了2015年1~7月《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在全國的執行情況。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說,根據1~7月調度情況,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348件,罰款數額達28203.42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2065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1347件;移送行政拘留共927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共863件。
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保部門積極使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處罰手段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并與司法機關配合聯動,懲治環境犯罪。
從執行情況看,河南實施按日連續處罰51件,罰款金額共計7479.96萬元;遼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45件,罰款金額共計3028.56萬元;江蘇實施按日連續處罰44件,罰款金額共計1645.46萬元;內蒙古實施按日連續處罰36件,罰款金額共計1203.23萬元;河北實施按日連續處罰17件,罰款金額共計4345.51萬元。浙江實施查封、扣押639件,占全國查封、扣押案件總數近三分之一,移送行政拘留207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24件。廣東省實施查封、扣押336件。江西省實施限產停產232件。與6月情況相比,7月適用按日連續處罰、移送行政拘留及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數基本持平,適用限產停產案件數上升44.0%,查封扣押案件數下降21.7%。
各地積極開展各類專項行動,提升新《環保法》的執法剛性。據鄒首民介紹,浙江省環保廳下發了《浙江省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方案》,集中開展全省環保專項執法月活動,重點查處適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新環保法配套辦法的環境違法行為。河北省環保廳、省公安廳聯合開展“2015利劍斬污”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聯合偵辦一批環境違法犯罪案件,查處并公開了多家超標污水處理廠,對復查仍超標的企業啟動了按日連續處罰程序依法進行處罰。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全省嚴厲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從5月初到10月底,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嚴厲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的專項行動,要求各部門積極適用新法新手段,嚴肅查處違反新《環保法》規定的環境違法行為。
各地積極適用新手段,使用“組合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營造主動守法氛圍。甘肅省白銀市環保局對白銀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標排放污水拒不改正問題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被處罰后,該公司于3月27日全線停產,并對污水處理站改造升級;浙江省海寧市環保局對海寧八方水洗有限公司通過暗管排污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對生產線等實施現場查封,并將案卷移送公安機關,企業已實施了停產,并主動拆除了軟管。江西省新余市環保局對江西新余國科科技有限公司水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生產污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接外排行為移送公安機關,該公司3名直接責任人員被給予行政拘留5日,該公司積極主動對污染防治設施實施改造,經監測,已做到達標排放。
鄒首民表示,下一步,各級環保部門將繼續加大對惡意排污行為的執法力度,震懾環境違法犯罪,努力營造自覺守法的社會氛圍。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