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輕卡行業今年前四月產銷累計同比增長7.19%和10.26%的數據,1~4月,中國重汽的輕卡板塊同比增長超過20%,濟南輕卡基地的產銷增長更是突出一大截,這應該算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數據。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執行總監、輕卡事業部總經理徐向陽,卻仍然“不滿意”。這個“不滿意”,更多的來自中國重汽的“進取心”。徐向陽這樣說:“不滿意,其實是一種工作態度。因為我們不能知足常樂,必須保持危機感。”
積累底蘊
面對“漂亮”的中國重汽輕卡增長數據,徐向陽認為:“我們雖然跑贏了大盤,但還是要客觀看待,保持清醒認識。”眼睛向外要研究市場,同時注重內在提升,中國重汽輕卡板塊正在做的,是底蘊的積累。包括生產、銷售、服務、配件的體系布局,乃至產品策劃、精益管理、制度完善、生產節奏、成本控制等等,徐向陽看的并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數據,而是實實在在提高的綜合實力,是面向未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綜合實力的方方面面里,對于堅持品質立廠的中國重汽來說,最核心的依然是產品。中國重汽輕卡銷售部總經理助理曲濤向記者介紹,圍繞多拉快跑,豪沃輕卡通過產品質量提升和差異化定位,幫助用戶收益最大化,打響了品牌。
隨著按照德國曼產品釋放標準自主研發的輕卡發動機近期進入市場,加上2018新款駕駛室以更接近轎車化的配置打動年輕用戶,已在高端用戶群體里得到認同,中國重汽輕卡將以豐富產品配置資源進一步凸顯產品差異化的優勢。在徐向陽看來,產品質量形態的提升是永無止境的。從這一點來說,“年輕”的中國重汽輕卡,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接近“滿意”的結果。
踏實前行
在實干家眼里,通往成功的路只有一條:努力。徐向陽說:“憑什么跑贏大盤?憑什么讓用戶買你的產品?最基本的就是真干、落地、多吃苦。”他認為,企業成長最后還是要落到人,是市場的競爭,更是團隊的競爭。7年來,中國重汽輕卡體現出良好的成長性,正是基于現實的努力與付出。輕卡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場景非常多,包括糧食、蔬菜、水果、海鮮、飼料、建材等,用戶群體的運輸特點、個性化需求也各不相同。想要真正了解用戶需求,只能用“笨辦法”走進去。凌晨就蹲守物流市場、批發市場,與終端用戶打交道;拿著尺子量板簧、量寬度,記錄下用戶對車輛配置細節的要求;研究用戶工況、承載特點,提出針對性的改善建議。
中國重汽輕卡銷售部“九零后”團隊,之所以得到徐向陽肯定,就是因為“認真”二字。
補齊短板
采訪中,徐向陽提到對于國內細分市場突破和出口海外的“不滿意”,實際上就是在講中國重汽輕卡發力的方向。以“后來者”的身份在行業快速冒起,中國重汽輕卡一直以追趕先進的視角,為自己補齊短板。
在保持終端用戶群體影響力的基礎上,中國重汽輕卡尋求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勢必要尋求集團客戶及專用車合作。抓住用戶需求升級和國五切換機遇,打造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優勢,積極開發領域寬、車型多的城市專用車市場,中國重汽輕卡獨具特色的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已成功實現了物流用車在快遞快運領域的突破———中國郵政、順豐速運、申通快遞等眾多快遞快運企業都已成為重汽輕卡的客戶。在政策導向和市場驅動雙向作用下,針對城市中、短途物流市場的豪沃純電動輕卡在廣東等地前景也十分看好。
從行業角度來講,中國重卡產品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然而基礎相對較弱的輕卡產品,差距依然存在。產品力追趕上國內同行之后,中國重汽輕卡正在與國際品牌對標,引領行業升級,帶動零部件配套,力求在全球市場打響中國品牌。
(周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