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必須加快建立科技咨詢支撐行政決策的科技決策機制,注重發揮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作用,完善科技決策機制,提高科學決策能力。6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信部電子科技委)第二屆第一次全體大會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工信部電子科技委主任羅文出席會議并講話,并為新一屆電子科技委首席顧問、各專業組組長和副組長頒發聘書。
羅文指出,當前,信息技術產業日益成為各國和地區構筑競爭新優勢、搶占競爭新制高點的必爭之地。從發展基礎看,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從創新態勢看,信息技術創新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從國內發展看,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給產業發展提出新要求;從全球形勢看,信息技術產業競爭制高點的爭奪更趨激烈。中國工程院院士、工信部電子科技委首席顧問王小謨建議,新一屆電子科委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行業重大課題研究;二是加強專業組活動與交流;三是不斷創新電子科委工作。
王小謨介紹,第一屆電子科技委履職盡責,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戰略研究和決策咨詢服務,推動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一是發揮高端智囊團作用,積極開展戰略性課題研究;二是構建全方位科研體系,研究及咨詢能力得到加強;三是舉辦高水平專家論壇,行業影響力和推進力穩步增強;四是完善日常工作機制,構筑可持續發展保障。但同時,電子科委的工作還存在缺點和不足。一是專家委員群體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二是課題研究比較分散,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三是在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體系及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還有待加強。
羅文指出,2018年,電子科技委要圍繞部中心工作,組織開展重大課題研究,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關注構建信息技術領域核心技術體系的思路和路徑,重點圍繞補齊產業核心基礎環節短板,研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等具有全局影響力、帶動性強的核心關鍵環節實現創新突破發展的方向和推進路徑;二是關注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熱點,提前研究,超前部署,力爭掌握新領域發展主動權和主導權;三是關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推進路徑,將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結合,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更好地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發展。
羅文強調,電子科技委要認真謀劃未來工作,一是做好推動創新發展的“智囊團”,密切關注全球信息技術變革與產業創新態勢,聚焦國家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積極參與發展規劃編制、重大項目論證推進、科技創新研究、配套機制建設等工作;二是做好探索前沿領域的“領頭雁”,瞄準新興、前沿乃至顛覆性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工作,為我國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摸索出可行路徑;三是做好促進成果轉化的“粘接劑”,創新科研成果產業化制度,推動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對產業支撐不足的問題;四是做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孵化器”,充分發揮創新帶頭人作用,積極開展各種研討和交流活動,發掘、引進、扶持、培養新人,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人才隊伍,增強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本次會議以“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搶占先機迎難而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主題,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總結上一屆電子科技委過去幾年的工作,換屆成立工信部新一屆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研究部署電子科技委今后五年的工作。動員全體委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造新時代行業高端智囊團,為推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奮斗。來自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各委員、顧問,工信部有關同志,工信部通信科技委代表,地方工信部門代表,有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代表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