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田慶林
今年以來,甘肅省各級財稅部門認真落實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在保持較高財政投入力度和支出強度的同時,把積極財政政策著力點放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上。1-7月份,為各類市場主體減免稅收共計191.79億元,占全省同期稅收收入的21%。通過十大生態產業快速發展,廣開了稅源,稅收收入未降反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63億元,同比增長11.6%。
減稅降費,讓生態產業廣泛受益
從產業看,甘肅在減稅中,讓節能環保產業減免4.99億元,支持三農產業發展減免11.5億元,為支持文化產業減免1.4億元,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減免2.37億元,支持企業改制轉制、文教事業、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其他各項事業共計減免104.42億元。另外,促進西部大開發減免18億元,支持金融資本市場發展減免30.06億元,扶持發展小微企業減免稅19.05億元。
從稅種看,全省減免增值稅68.97億元、企業所得稅49.78億元、個人所得稅9.35億元、契稅5.66億元,資源稅2.32億元、城鎮土地使用稅1.57億元、環境保護稅0.39億元,其他稅種53.75億元。
實施國家這一系列減稅政策,不僅讓甘肅十大類生態產業廣泛受益,而且還激發了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
政策紅利夯實實體經濟,激發產能
國家為完善增值稅制度,減輕企業負擔,自今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1%降至10%,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
受益于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為甘肅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中國石油天然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5月份僅增值稅就減負4676萬元,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達322.09%。同是石化行業的慶陽石化公司稅率調整后的5月獲得減稅664.71萬元,稅負率同比下降5.07%。
在采訪中,在甘肅的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紛紛表示較低1個百分點,不僅切實減輕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同時還使企業多方面收益,從根本上激發了發展動能,作用尤為明顯。
建材行業讓中小企業直接享受到了“紅利”。定西市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自增值稅稅率調整以來,在不考慮進項減少的情況下直接減稅149萬元。武威市古浪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每月就減稅30萬元。
在增值稅改革政策帶動下,政策持續發揮作用,效應也逐步從生產端向消費端傳導。第三產業享受的紅利更大。蘭州西城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一家醫藥物流集成服務企業, 5月份僅增值稅就獲減負8萬元,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近1萬元。
降稅費在激活產能的同時,還讓讓消費者。定西市臨洮縣福源農產品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在增值稅新政實施后,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從11%下調成了10%,也相應地調低了銷售價格。
稅率降低,激發市場活力,涵養稅源
甘肅省財政廳積極落實國家政策,相繼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停征、免征和調整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自4月1日起,由2017年的22項減少到19項,其中省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2017年的4項減少為3項。并適時公開和調整各種稅費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并明確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有效遏制了各種亂收費。
隨著減稅降費等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推進,財政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今年1-7月份,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63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稅收收入384.39億元,增長18.3%。
甘肅省財政部門分析認為,減稅降費落地見效,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兩者看似矛盾,卻有著必然的聯系:一方面是涵養稅源激發市場活力。經濟是財政的基礎,財政收入狀況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發展態勢。減稅降費降低了成本,企業將減負的資金轉化為投資,購進原材料、擴大再生產,還可以進行技術研發,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帶動了更多的企業發展,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也帶來了稅源的增加。
實施放水養魚的減稅降費政策,是以企業稅費負擔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乘法”,為財政收入提供了源水活頭。
另一方面,財政收入尤其是稅收收入的增長對價格變化彈性較高。今年以來,主要工業產品價格延續高位運行,帶動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值稅增長15.9%,資源稅增長38.9%,對稅收增收貢獻率約為30%,推動了稅收收入快速增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