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王蕾
12月4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12月3日省政府正式印發的《江蘇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意見》)進行發布。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到經濟結構調整、國計民生,關系到“健康江蘇”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蘇省政府張樂夫副秘書長在發布會上介紹,江蘇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既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先后將其納入“十三五”期間重點培育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去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近4900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一些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但總體上看,江蘇生物醫藥產業原始創新能力還不足,產業規模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總體仍處于中低端,企業市場競爭力亟待增強。
《意見》首先突出要高質量發展。從提升關鍵技術控制力、產業集群帶動力、產業鏈條整合力、信息化對制造業的引領力和國際行業標準制定主導力等方面,進行系統部署。
同時也突出了問題的導向。針對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存在的研發投入占比不夠高、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大、醫藥新產品轉化不夠快、低水平重復和同質化競爭等問題,把產業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方向緊密結合起來,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突出全鏈條布局。圍繞藥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緊扣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生產、流通、使用、服務等關鍵環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用藥需求。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建設高水平創新載體,集聚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研發上市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產品。
圍繞高質量發展,重點突出原始創新,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鼓勵以精準治療和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創新,突破生物技術藥下游技術瓶頸,加強對子行業骨干企業的自主創新扶持力度,不斷增強江蘇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發展重點產品,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針對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瞄準大品種藥物,研制一批符合國際藥品規范和要求的高端藥物制劑,加快中藥創新藥和中藥改良型新藥研發,推進高端藥物制劑國際化和產業化。在強化創新支撐平臺方面:一是整合要素資源,完善創新支撐平臺體系。緊扣生物醫藥產業鏈,突出臨床需求引領,建立省生物醫藥研發創新平臺中心,打造一批區域性創新平臺和開放實驗室,建設一批具有國際資質及水平的研發、檢測、認證平臺。加強醫藥研發公共數據和資源平臺建設,提高開放共享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提升產業智能發展水平,優化區域布局,打造產業集聚高地。組織科技攻關,推動醫療器械高端發展。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干企業,鼓勵藥品流通企業批發零售一體化經營。加強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規范化建設,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建立統一的跨部門價格信息平臺。
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建立投融資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企業開展融資,鼓勵已經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通過增發等方式擴大再融資,鼓勵企業間整合優勢資源、兼并重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