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姚翔 通訊員 釜明 敏麗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手機隨時上網,已經是司空見慣。身處茫茫大海的海員和船民,對此卻是可望不可及。位于江蘇泰州的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瞄準商機,近日與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海上互聯網”,搶占“智慧海洋”先機。
瞄準了市場需求
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小飛介紹,他在船舶行業經營多年,在和客戶交流時經常聽到有人抱怨,稱上船出海就過上了與世隔絕的日子。
據了解,與陸地生活相比,海洋領域的“數字化”起步晚。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上,既沒有光纖也沒有基站,船岸通信只能靠海事衛星,不但帶寬小、資源少,而且船用海事衛星終端價格都在上萬美元級別,通話費用每分鐘7至8元,數據費用更是地面網絡的百倍以上。這意味著,海上船舶基本不可能享受寬帶衛星服務。
現代人的生活,不能沒有網絡。崔小飛看到了市場需求,從2012年開始,柯普尼開始涉足海洋寬帶通信系統的研發。
但是,研發海上寬帶通信系統絕非想像中的容易。船舶在海洋中隨波顛簸,系統天線卻要隨時對準在高軌道移動的衛星,因此必須極具靈敏性。此外,設備材料要能夠抵抗海洋環境的嚴重腐蝕,船舶出海的幾個月時間里不能出故障。
為此,柯普尼高薪聘請高技術人才建立專門研究隊伍,同時以聘請技術顧問、項目開發的方式,先后與南京、上海、河北等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專家達成合作。歷經5年多的時間,投入數千萬元研發經費,終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高性能VSAT終端設備的自主研發生產。
據介紹,VSAT終端設備主要由船載衛星通信天線、衛星調制解調器、路由器和電話機等組成。在柯普尼產品陳列室,記者見到了一個個銀白相間、大小不一、長相似“鍋”的VSAT終端設備說。
去年,該產品順利通過了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的檢測。
打造“海上互聯網”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VSAT終端設備興起于美國,由于受衛星資源限制,一直未得到推廣普及。復雜的外交和經濟環境,對全球通信系統提出了苛刻要求。
例如,一艘貨輪在橫跨太平洋,途經中國近海、太平洋西部、太平洋東部和美洲近海時,分別要選擇多個服務商、多顆衛星,并簽訂多份合同,然后在這些衛星的不同波束之間切換業務,所以極為繁瑣。
因此,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出海船舶近百萬條,目前僅有1萬多條安裝了衛星通信設備。
據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控股成立的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致力于為國內企業“建立中國第一張衛星通信全球網”。該公司以中國自有的中星、亞太系列衛星資源及北京、香港、喀什、斯里蘭卡主站為基礎,結合國際合作衛星資源,大力推進寬帶衛星全球網布局。
該公司負責人汪鴻濱介紹,‘智能海洋’工程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智能海洋’工程建設方案》,有了中國自己的衛星資源和中國自主研發的VSAT終端設備,國內海洋寬帶通信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小飛說,此次企業研發生產的VSAT(甚小口徑衛星終端站)終端設備,獲得鑫諾衛星資源授權后,利用其衛星的C\KU波段,為海上船只建立起寬帶通信系統,相當于“海上WIFI”,出海在外的人也能像在岸上一樣享受上網、聊微信、視頻通信等服務。
“現在,柯普尼既是海上網絡覆蓋的設備商,又是海上移動的運營商?!?/span>崔小飛說。
明年效益2億元
據介紹,當船只在海上航行時,船上安裝的VSAT衛星通信終端接收到鑫諾衛星發射的信號,通過調制解調器將其轉化為WIFI信號后可覆蓋整艘船體,船員就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或電腦上網。
在資費方面,隨著近年鑫諾衛星帶寬資源增長和VSAT終端規模化的生產,海上WIFI的流量價格有了大幅下降。據測算,接收鑫諾衛星信號后,VSAT帶寬更寬,速度更快,每分鐘資費也只有0.6元至0.8元。
“明年我們的產品將計劃應用于5000至1萬條出海船舶,預計可產生2億元以上的效益?!贝扌★w介紹,海上WIFI的連通,為海上互聯網交易、信息化服務提供了平臺,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賣設備并不是企業最終目的。企業計劃通過設備租售并舉、流量套餐包月的模式,向賣服務轉變,為遠洋船舶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企業可以為海上船舶提供貨運、物資交易、船舶實時動態查詢、天氣信息推送、政策新聞發布等多重服務。
柯普尼的高成長性,吸引了戰略投資者——卓凱投資的目光。今年9月18日,卓凱投資與柯普尼簽訂戰略投資協議,分三期注入2億元投資,并幫助企業制定全生命周期發展規劃,盡快推動企業上市,實現做大做強目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