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調研,超過50%的在粵港澳青年有意愿在廣東創業就業。時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之際,南方新聞網對省政協常委、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副書記、省青年聯合會主席張志華進行了獨家專訪。
省政協常委張志華接受南方網專訪
以政策優勢 引領三地人才互通
張志華:中央批準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在頂層設計上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了更多支持。另外,廣東省政府以及港澳兩地的政府也在這方面相繼出臺了不同優惠政策,這是非常有利的。
港澳青年到粵創業的意愿,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設立之前和之后是不一樣的。現在的話,比如像在推動三方建立協調機制,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就業和學業等方面,只要有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并作為參考。我相信今后港澳青年來粵創業、就業的勢頭也會越來越好。
張志華:對于海歸青年更強調的是他怎么把國外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和新的生產模式帶回國內。對于港澳青年,我們期望的是發揮港澳的技術優勢和跟國際接軌的優勢。而內地青年,我們更期望他們把內地市場的配套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我們發現,在很多成功的創業團隊里面,融合了各方面的人才,有海外回來的青年,有在港澳讀書的內地學生,有在本土成長的港澳學生,也有來自內地的團隊,這樣才能形成市場、技術以及人才的聚集。創新創業本身是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狀態,我們一直倡導的是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我們期望各種便利政策都能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讓三地青年都樂于到大灣區創新創業。
張志華:在這次的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我提出了建設一批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的提案,提供政策聯通的便利,給港澳青年來內地提供便利的條件。我建議在自貿區青年創業基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建設10到20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一是打造政策連通的創新區,建立大灣區青年創業的協調機制,推動港澳特區政府將本地的創業優惠政策擴展到大灣區。二是打造創業要素連通的活力區,推進科技、人才、市場、資金等創業要素的自由配置。三是打造服務連通的便利區,推動住房、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服務連通。四是打造陣地連通的綜合試驗區,爭取中央對大灣區更多的優惠政策支持,將對青年創業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推廣至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能夠加快推動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為大灣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