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北京市政府從東城區正義路2號遷至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與此同時,沉寂已久的通州土地市場開始呈現集中放量態勢。
1月31日,通州3宗土地出讓,分別為兩宗共有產權房用地和一宗限競房用地,起拍總金額近90億元。最終,3宗土地全部成交,成交總金額超過100億元。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通州3年來首宗商品房用地拍出66.6億元,由平安和萬科聯合體競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北京市政府遷址后,通州首次大規模供地放量。
一日出讓3宗地總成交金額破百億元
1月31日,通州出讓的3宗土地中,兩宗共有產權房用地臺湖鎮YZ00-0405-0099、YZ00- 0405- 0104地塊,臺湖鎮TZ09-0100-6016地塊、6019地塊,掛牌起始價分別為18.1億元和6億元,銷售價格控制在25600元/平方米和30000元/平方米。前者經過71輪競價,被通州投資發展和住總集團以25.5億元、約40.9%溢價率競得,后者被中建一局以8.4億元、約40%溢價率拿下。
另一宗限競房用地臺湖鎮YZ00-0405-0094等地塊,起始價高達65億元,限價54164元/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115506.324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達到280243平方米,最終由萬科和平安聯合體以66.6億元競得。
另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信息,2月2日,通州新城和永順鎮還將有兩宗限競房用地公開拍賣,加之1月28日成交的馬駒橋鎮共有產權用地,在2019年開年一個多月中,通州已有6宗土地推向市場,這幾乎是過去4年間推出住宅用地的總和(7宗)。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通州的土地多用于產業或商業,隨著北京市政府的搬遷,城市副中心建設開始逐步關注住宅用地,所以我們看到通州住宅用地供應量有了明顯上升跡象,也是彌補此前供地的不足。”
3年來首宗限競房地塊66.6億低溢價成交
昨日土拍的絕對亮點,當屬臺湖鎮這宗限競房用地。
原因很簡單,自帶流量,通州3年來首宗限競房地塊;起拍價高達65億元,對開發商資金實力要求極高。而中國金茂和平安+萬科聯合體阻擋了眾多開發商的熱情。
有業內人士曾預計,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壓力將造成該地塊低溢價成交,這從最終成交僅經歷5輪、溢價率僅2%中亦得到佐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宗地周邊已云集包括首開、首創、遠洋、泰禾、富力、金隅在內的一眾主流開發商,二手房均價約3.7萬元/平方米。新房方面,除了均價稍高的翡翠四季(均價約5.8萬元/平方米),還有包括首創、遠洋、禧瑞天著等在內的三大限競房項目(均價約5.3萬元/平方米)。
與通州的大趨勢一致,沉寂3年有余的臺湖板塊,上一次因供地刷屏還要回到2015年11月13日。彼時,通州限購升級后掛出首宗住宅用地,陽光城子公司北京泓博泰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過28輪競爭,以18.73億元并配建4.7萬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奪得該地塊,刷新當時臺湖板塊拿地記錄。
不過,去年2月,也是春節前夕,臺湖板塊也經歷過一場土拍爭奪戰。一宗近4萬平方米的共有產權房地塊吸引了住總、中鐵置業、中海、金地等九大開發商(含聯合體),最終被住總以15.7億元、溢價率33.6%拿下,樓面價16021元/平方米。
此次與平安聯手押寶通州的萬科2018年在北京動作頻頻,先有32.34億元從華夏幸福手中購得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市10宗住宅用地,后又以22億元將順義區東樓項目地塊和高麗營鎮于莊地塊收入囊中。
1月共有產權房用地成交量逼近去年全年
本次出讓的兩宗共有產權房用地成交溢價率均超過40%。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北京住宅用地中共有產權房建設用地合計11宗,共計100.38萬平方米。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2019年1月北京共成交住宅用地13宗,其中共有產權房用地9宗,成為目前土地招拍掛市場的絕對主流,已經接近2018年全年共有產權用地供應量(11宗)。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共有產權房用地并不集中于某個區域,朝陽、海淀、通州、密云、石景山、懷柔等地區均有分布。
郭毅向記者表示:“共有產權房用地是要首先保障的,今年出現共有產權房用地成交前置的現象,其實是2018年底的供應,未來共有產權房用地還是會保持相對穩定水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