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管理層給華僑城定了數個目標:全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利潤大幅增長;推進陜西西安灃東等多個新型文旅項目建設進度;華僑城文化旅游城鎮化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元;云南全域旅游取得新突破;集團二級以下企業積極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1年過后,檢驗成績的時候到了。
2019年2月21日,在華僑城集團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姚軍欣然宣布:2018,集團全面超額完成年度經營任務指標;各項主要指標增速明顯高于央企平均水平;連續8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6年位居全球主題公園集團4強、全年游客接待量超過1億人次(旅游業務);榮登“2018年中國特色小鎮投資運營商年度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一名(新型城鎮化建設)。
如果對比2016年各項經營數據,則更能直觀看出這家央企近兩年來的新變化。2016年營業收入536億元的華僑城,2018年營收已突破千億。其利潤總額亦從2016年95.2億元大幅升至2018年超過200億元。另在央企效益考核中,2016年排名第38位的華僑城,在2017年首次進入前20位。
連續兩年實現跨越式發展,并不意味著華僑城會就此放慢腳步。“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正如姚軍所說,2019年,集團上下必須聚焦主要矛盾、突出重點任務,加快去化、加速周轉、回籠資金,確保企業經營平穩、穩中有進。
強區放權
亮麗成績單的取得,與華僑城集團“強區放權”的重大改革舉措不無關系。
自2016年以來,華僑城按照“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先后成立文化集團、資本集團、旅投集團、云南投資集團、海南投資集團、西部集團、華東集團、北方集團、中部集團、深圳東部集團、深圳西部集團、深圳光明投資集團等20余家子集團,構建了集團“1+N”的新格局。“我們成立戰區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做強做大‘戰區’,讓聽得見炮聲的指揮員決定何時開炮。”在集團管理層看來,改革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而全面放權正是改革的關鍵路徑。
各戰區立足自身優勢找準定位,集團也適時從戰略高度給予指導:康佳集團要朝著“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和“硬件+軟件、終端+用戶、科技+投控”的發展模式,全力打造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企業;資本公司一定要把基金做好,各戰區個項目應該充分利用基金融資,從而在集團層面控制負債水平;文化集團要著力打造“文化+”的IP產業鏈和IP集群,加大對主流文化內容的投入;海南集團主業選擇從全域旅游向全域產業經營轉變,泛地產和銷售方式的創新要破題;云南戰區三家企業要協同作戰、優勢互補,把云南大會戰工作模式推廣到所有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突破是手段,落地才是目的。
“以成敗論英雄,以業績論高低,以廉政論功過。”經歷兩年時間的磨合與探索,華僑城“強區放權”的改革成效開始逐步顯現。2018年,華僑城聚力“云南大會戰”,累計簽約60余個項目,簽約金額逾千億;茂名市人民政府與華僑城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茂名濱海旅游產業;無錫華僑城古運河大型文旅綜合項目簽約成功;歡樂谷集團七地歡樂谷經營統籌,襄陽、鄭州、西安、揚州等地主題公園項目先后落地,進一步完善了全國版圖。來雁新城、雨母山項目正式落地;康佳集團與滁州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投資達160億元的滁州項目啟動;華僑城?西安國際文化中心項目破土動工;旅投集團成功簽約崀山、東江湖和天柱山景區;深圳“歡樂港灣”全域旅游示范區、湖南衡陽華僑城文旅綜合體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地。
另據華僑城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集團管理合作的5A級景區從7家增至19家,成為全國運營管理5A級景區最多的企業;全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200億元;安仁古鎮、甘坑小鎮、黃龍溪古鎮位列“2018年中國特色小鎮項目年度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十強。
集中力量辦大事
從管理上講,集團放權的本意是希望各二級集團能夠自主、靈活地運營自身業務,進而實現整個公司的良性發展。但不可否認,一旦集團放權后缺乏有效管理,各子集團最終都會成為各自為政的孤島。
對此,華僑城有著清晰且深刻地認知。其管理層多次在內部會議上強調,各戰區之間應該加強協同配合,發揮“1+1大于2”的效應。
2018年7月初,具有華僑城特色的“云南大會戰”吹響了號角。“云南全域旅游布局需要的是一場革命,要舉全集團之力重點突破。我們鼓勵云南戰區定位為開放式平臺,拿出手中所有資源,邀請系統內外全國各企業進行合作,我們也動員各戰區、各兵種企業‘認領項目’。”華僑城集團管理層在動員大會上如是說。
會上,集團部分二級集團也紛紛表態:資本集團表示愿為云南戰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將通過投資文化旅游各領域的專業公司,為云南全域旅游賦能;北方集團表示將研究云南整體旅游環境,針對重點區域、熱門區域深入考察和調研,為云南做更多個性化的產品;深東集團表示將通過投資參股的方式,與云南世博集團開展合作,將哈尼梯田打造成游客來云南必去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7月22日,“云南大會戰”正式啟動。會上,華僑城集團旗下云南集團、世博集團、文投集團分別于云南省各州市縣區政府簽約項目20個,與國內知名企業簽約項目13個,與華僑城各戰區企業簽約19個,委托代建、管理簽約8個,累計60個簽約項目,簽約金額逾千億。
另據時代周報記者獲悉,管理層在華僑城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新的一年集團要加強內部業務協同,用活“戰區+兵種”新機制。梳理“戰區搭建平臺、獲取資源,兵種落地產品、開拓市場”的方法,建立協同機制和內部交易機制。
有舍才有得
正如集團沒有向二級集團放權的“舍”,也就不可能有跨越式發展的“得”。這些自然辯證法,存在于華僑城內部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
據媒體報道,2018年以來,華僑城及其下屬企業在各大產權交易平臺掛牌出售和進行預披露的資產至少有18項,范圍包括項目公司股權、土地、在建工程及金融資產,其中純地產項目為出售重點,出售主體涉及華僑城集團及旗下華僑城股份、華僑城亞洲等。
“通過資產處置、股權轉讓、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現金回流,從而提高整體資產周轉效率,是公司現有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發展模式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華僑城集團如是對外回應出售資產緣由。
華僑城通過處置旗下多個低效資產的“舍”,實現了集團和各戰區瘦身健體、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得”。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僑城股份土地儲備規劃建筑面積達1197.26萬平方米,其中在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建筑面積占比達90.6%,公司土地儲備質量較好。另在定位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粵港澳大灣區,華僑城亦通過前期精準布局,落地多個優質文旅項目。其中,華僑城與廣州黃埔文化發展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文化基地項目、長洲島項目等項目合作;與珠海港集團、珠海九洲港集團等大型企業分別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深化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等方面的合作;在佛山順德,“歡樂海岸PLUS”正式落地;在深圳寶安,華僑城擬投資100億元打造歡樂海岸升級版項目—寶安濱海文化公園;在深汕特別合作區,華僑城還將積極推進小漠文化旅游創意小鎮項目。
財務數據方面,華僑城股份在將旗下純地產項目剝離后,則更加聚焦于旅游產業,并通過經營創新、資本運作等方式做強做優主營業務,創造更多利潤。財報顯示,2018年以來,華僑城股份前三季度毛利率高達60.9%,比上年同期提升11.3%。領跑行業。營收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華僑城股份實現營收245.5億元,同比增長26.8%,實現歸母凈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7.6%。而康佳集團也通過逐步剝離家電制造等重資產業務,逐步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向科技產業園業務拓展、向互聯網及供應鏈管理業務延伸,從而打造一個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平臺型公司。財報顯示,2018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60億–470億元,同比提升47.3%–50.5%,整體利潤約有30%左右的增長。
“舍得割肉、舍得開刀”,這既是華僑城實施戰略轉型以來堅守的價值導向,也是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不二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