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青島天安數碼城創業大廈32樓的電梯,大屏幕上“青島天安數碼城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歡迎您”幾個大字就映入眼簾。在這里,涵蓋了專利、商標、版權、產業信息咨詢、維權保護等內容,園區企業可以享受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這是青島市首家企業自建的公益性質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為搭建平臺,園區先后赴北上廣等先進城市學習經驗,吸引人才,一個個功能模塊去補充完善,一家家服務商去拜訪尋求合作,逐步建立起資訊中心、法務中心、服務中心等平臺部門。為了幫助企業盡快實現知識產權轉化,天安數碼城園區還于去年4月份成立了知識產權發展基金,規模2000萬元,并組建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憑借知識產權發展基金和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的支撐,青島天安數碼城圍繞知識產權運營與保護,旨在建設并成為“國內領先的知識產權特色服務+創新園區一站式服務平臺”。
在園區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園區入孵企業青島富士明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成功申請了好氧發酵設備專利。公司負責人付明陽說,目前園區運營部門專門負責對接他們企業的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材料,并提供全程幫助,一旦申報成功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除了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動企業和產品的宣傳及品牌化認證,有利于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5所研究院提供智庫支撐
依托天安數碼城獨有的科技創新成果對接平臺,園區企業中特電子月銷售額提升36%;借助天安金控和天安股東方資金,園區多家企業成功解決了資金難題;利用成功申請國家雙創基地的機會,園區拿出場地自費建設的雙創成果展示大廳免費向企業開放,成為20多家企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可以說,小到一次跑腿代辦,大到融資引智,青島天安數碼城提供的創新性服務幾乎涵蓋了企業的整個發展周期,因此贏得了進駐企業的一致認可。“來之前對青島天安數碼城并不了解,而且這個園區的宣傳也挺低調,實地考察后發現,這里不僅為企業提供產業樓和總部樓,還為企業搭建服務平臺,幫企業引才引智,對于我們這種成長性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了。”汽車模具生產研發企業、青島豪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杜光輝說。
青島天安數碼城運營總監甄開保介紹,目前園區聯合企業建設了青島豪沃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青島威爾赫義齒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311供應鏈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研究院、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青島勘察院等5所研究院,旨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企業重大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通過研究院專業系統的研究為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
杜光輝對園區去年組織的一場報告印象特別深刻。“去年7月份,311供應鏈研究院副院長趙西超、311供應鏈研究院產業供應鏈研究中心主任孫承曉專門給我們企業辦了一次講座,現場幫我們答疑解惑,也給了我們對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機會。”杜光輝說,把高校研究院搬進園區,帶到企業身邊,不僅能第一時間幫助企業了解前瞻性的科研技術信息,最關鍵的是專家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所以對于企業來說特別接地氣。
產業匯聚,園區產值過百億
2013年落地青島,6年的時間,青島天安數碼城注冊企業數量與質量不斷提升,社會關注度不斷加大,目前已成為城陽區首屈一指的產業園區標桿。園區為創業者、創客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服務平臺,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創業者實現夢想,成為園區的金字招牌。去年,青島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申報的致力于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項目被認定為2018年度山東省服務名牌,是對其企業價值與科技服務的最好肯定。
截至目前,青島天安數碼城已注冊企業333家,集聚了5000余名科技人才,園區企業注冊資本約17.5億元、總產值過100億元,園區進駐率達九成以上。園區形成了集智能制造類、大健康類、節能環保類、現代服務類四大類產業匯聚及上下游產業鏈雛形。今年1月4日,在青島天安數碼城主辦的第三屆企業家生態圈年度峰會上,城陽區副區長李守林表示,青島天安數碼城作為城陽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助力企業創新創業、加快城陽區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一直發揮著引擎作用。
今年年底,青島天安數碼城近6萬平方米的雙子座大廈也將落成,該大廈由兩棟雙子塔樓與首層連廊共享精裝大堂組成,可容納百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屆時,園區的運營與企業服務中心將匯聚于此,無論是物理空間還是運營深度,都將為城陽區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助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