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運河北首、百里長安街東端,素有“畿輔門戶”之稱的通州,頂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頭銜,正在快速蝶變。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遷址公告:“經國務院批準,北京市人民政府機關由東城區正義路2號搬遷至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自即日起正式在新址辦公。”
當天上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副中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分別揭牌。至此,第一批市級機關35個部門、165家單位完成主體搬遷。
“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導功能中的第一項,實實在在落地了!
與此同時,“商務服務”、“文化旅游”兩大主導功能的建設,也在快速推進,一大批高精尖產業項目和行業頭部企業的進駐,就是最好證明。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通州最近牽手的,是零售巨頭蘇寧控股集團。
通州將建兩個蘇寧廣場
根據通州區政府和蘇寧控股集團3月18日發布的消息,雙方于日前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州區政府表示,此番合作將充分發揮蘇寧智慧零售、廣場開發、物流配送、大數據應用、金融創新等領域的經驗、技術和優勢,共同推動蘇寧各產業在通州落地發展,服務帶動通州區產業轉型升級和民生保障改善,助力通州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關于具體合作內容,首先,蘇寧將加大在通州的智慧零售投資開發力度。未來三年,蘇寧在通州地區各類店面將達342家,其中包括蘇寧廣場2個、蘇寧云店20家、蘇寧小店263家、前置倉26個、零售云店31家,形成“兩大兩小多專”的合理布局。
投資建設兩個蘇寧廣場,無疑是雙方合作中的重磅內容。據介紹,蘇寧廣場定位為“具有地區標桿性的數字化商業平臺”,涵蓋智慧零售、文娛、總部辦公、高星級酒店等豐富業態,體量規模一般為40-80萬平方米,在蘇寧“兩大兩小多專”智慧零售生態體系中居首。目前蘇寧已在全國布局數十座蘇寧廣場。
擴大蘇寧物流服務能力是雙方合作的第二個重點。為有力支撐用戶的服務體驗,擴大市場規模,蘇寧將加大投入,按照智慧物流的高標準在通州建設新一代物流基地,提升物流倉配自動化水平,打造華北地區現代化智慧物流新標桿。
目前蘇寧已有商業板塊3家(蘇寧易購、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和蘇寧物流、蘇寧置業落地通州。根據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期雙方將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規劃要求,在適當的時候有序引入金融、科技、文創、體育等相關產業落地,為通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科技創新方面進行重點打造,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并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吸引、帶動更多相關產業落戶通州,形成集聚效益。
“攜手助推精準扶貧工作”、“推動政府采購電商化”,也是寫入雙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內容。
通州區政府表示,將借助蘇寧易購平臺豐富的商品信息、可靠的產品質量、優惠的價格水平,以及作為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首批中標電商企業等優勢,共同探索政府采購電商新模式。
通州區區長趙磊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與蘇寧的合作可有力促進通州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為全面達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成新時代的千年之城、2035年成為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戰略助力。
據了解,2018年蘇寧在通州的整體銷售額超過3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蘇寧智慧零售戰略的成熟與加速落地,隨著本次戰略合作的深入推進,這一數字將很快被改寫,蘇寧的產業目標劍指千億量級。
副中心布局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作為曾經的遠郊區縣,通州存在發展基礎薄弱的問題。在今年的通州區政府工作報告中,趙磊坦言,目前通州符合副中心定位的高精尖產業體系尚處于構建成長期,原有支柱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產業項目缺大少新,產業能級和單位產出率比較低。
騰籠換鳥、筑巢引鳳,對于以“千年大計”為目標的通州來說,引進一個蘇寧顯然不夠,它需要聯手更多世界500強企業,拿到更多高精尖項目。
回顧2018年工作,趙磊表示,通州堅持強基礎、提質量,在充分做足、做細、做實空間騰退、土地盤活的基礎上,謀定后動、厚積薄發,加快優質產業項目的遴選和落地。
在運河商務區,“一區、一園、一中心”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北京銀行、建設銀行等副中心分行成功入駐,“北京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北京國際財富中心”、中國銀行等項目實現落戶,上海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達成入駐意向。
在科技創新領域,2018年通州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0家,打造了一批優質創新平臺和眾創空間;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儲備高精尖項目近100個,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國際種業園區研發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中國北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通州園獲批國家級園區,32家種子企業確定入園。
與此同時,通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強化服務措施,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吸引優質項目落戶通州。
進入2019年,通州進一步加快優質產業資源引進步伐。
1月28日,一條題為《20個高精尖產業項目簽約落戶通州5年內總產值可達3000億》的新聞在各網絡平臺刷屏,一時間成了春節前夕熱門話題。
據報道,在當天舉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優化營商環境交流會”上,20個重大高精尖項目、10個招商中介機構及10個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入園項目成功簽約,落戶通州。
此次簽約的20家高精尖企業,包括南方航空、比亞迪、阿里健康北京總部、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九次方大數據、藍色光標等。引進的10個招商中介機構中,則不乏波士頓咨詢公司這樣的國際商業戰略咨詢領導者。
通州方面表示,預計這些企業5年內總產值可達3000億元。
當時的新聞報道稱,近段時間以來,通州區已經集中洽談高精尖企業200多家,圍繞總部經濟、財富管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尖端芯片、IT信息軟件、智能制造等,布局符合副中心定位的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到2025年,通州區產業規模將達萬億級別。
關于2019年主要任務,趙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通州將繼續高質量構建營商環境,打造高精尖現代產業體系。聚焦主導產業,加快落實功能布局,推動一批符合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重大產業項目入駐。
具體而言,通州將以總部企業和財富管理機構為重點,吸引一批具有強大帶動效應的行業領軍企業率先入駐運河商務區。圍繞“北有宋莊原創藝術、中有環球主題公園、南有臺湖演藝小鎮”的空間格局,培育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旅游產業鏈,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產業項目。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引領,以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為重點,積極對接引進國家和市級IT信息產業優質資源,推進中關村硬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軟件與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等產業要素加快落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