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姚翔 通訊員 安平
今年既是泰州醫藥高新區成立10周年,也是“二次創業”的開局之年。3月24日上午,泰州醫藥高新區用一場特別的儀式來慶祝自己的十周歲“生日”:該區2019年一季度26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9.2億元。所有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能夠實現年銷售收入260億元、利稅30億元。
據了解,這些項目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項目前景優,既有國際知名企業,也有行業內的龍頭老大,緊扣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石化及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涵蓋生物抗體藥、動物疫苗、高端醫療器械、保健品、新能源電池、5G通訊設備、節能環保裝備、高分子新材料等領域,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其中,賽孚士抗體藥物和中物院金屬3D打印兩個項目列入2019年省重大項目計劃。3D打印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高精密度金屬配件5000萬件以及配套金屬粉末100噸的生產能力,預計年產值25億元。據介紹,賽孚士抗體藥物CDMO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22億元,將主要提供以抗體藥物為代表的生物制品領域內的定制化研發、專業化生產、標準化檢驗等服務。
“今年,是國家級泰州醫藥高新區成立10周年。‘三年成勢、五年成型、十年成城’,園區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一座創新驅動、要素匯聚、特色鮮明、產城融合的現代新城拔地而起,這主要得益于多年來重大項目的持續投入和產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顧萍說。26個項目集中開工充分體現了園區對項目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園區推動醫藥高新區“二次創業”新征程、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動力核”的堅強決心。
記者了解到,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2018年,泰州醫藥高新區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2.5億元,可比增長8.2%,增速持續領跑全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8億元,同比增長4.8%;分別完成億元以上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項目230個、73個、60個,較好完成市下目標任務。15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列全市前三,7項指標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綜合績效考核中位列第一名。創成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為蘇中蘇北第一家、全國第27家獲批園區。在科技部公布的最新國家高新區評價中,泰州醫藥高新區在全國157家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列76位,較上年上升8位,連續三年實現爭先進位。
據悉,醫藥高新區“二次創業”的總體目標是:利用十年左右時間,基本構建以“大健康產業”為引領,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為依托,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1+3+1”現代產業體系。大健康產業突出生物醫藥和高端健康服務兩業融合,生物醫藥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具有比較優勢的抗體藥物、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等產業;高端健康服務以精準醫療小鎮、養生基地為核心,重點發展精準醫療、特色診療、健康管理三大產業,加快構建定位清晰、方向明確的特色產業體系,早日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名城。
醫藥高新區“二次創業”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躋身國家級高新區50強,主導產業集群基本成型,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全市高質量發展主陣地、主引擎地位初步彰顯;第二步,到2025年,力爭躋身國家級高新區30強,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支點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泰州城市新中心、健康名城示范區、高端要素集聚地、創新創業策源地、樞紐經濟新高地;第三步,到2029年國家級泰州醫藥高新區成立20周年之際,基本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名城。
目前醫藥高新區已集聚3800多名高層次人才,2位諾貝爾獎得主受聘為中國醫藥城發展顧問,1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名兩院院士、55名國家級高端專家引領創新大潮;建有21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建成運行,國際遺傳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全球唯一的區域研究中心落戶該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