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加快國資國企改革也是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大型中央企業華僑城集團,早在2017年就啟動了改革,形成了集團總部與下屬子集團“1+N”的組織架構;同年,華僑城集團還確定了中長期戰略目標,以“中國文化產業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引領者、中國全域旅游示范者”承接國家戰略,踐行央企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經濟責任;并通過搭建“文化產業體系、旅游產業體系、新型城鎮化、金融投資、電子產業體系”的五大產業格局,形成產融雙擎的發展局面,真正實現集團發展模式、產業組合、盈利模式的創新升級。
兩年過去了,華僑城集團轉型結果如何呢? 2019年3月30日,四川樂居從深交所網站獲悉,由華僑城集團控股的華僑城A(股票代碼:000069.SZ)公布了2018年度主要業績指標,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潤率、股票分紅等7大關鍵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大幅增長。其中,文旅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尤其亮眼:
2018年華僑城接待游客4696萬人次,同比增長16%;“華僑城文化旅游節”覆蓋全國五十余城,旅游資源整合速度進一步提速;戰略入股同程旅游,全面上線花橙旅游;房地產實現簽約銷售金額596億元,同比增長21.8%;全國土地布局28城,新增土地面積466萬平米,同比增長107%;搶先布局大灣區9城40多個項目
在這兩年,華僑城集團到底是如何轉型的?中長期戰略目標如何落地實施?華僑城在新型城鎮化戰略領域乃至全國的業務開展得如何了?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四川樂居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逐浪文旅大藍海 華僑城創新文旅運營模式
文化和旅游如同形影不離的雙胞胎,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內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國內游客55.4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1278億元,同比增長12.3%,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旅游消費品市場。查詢資料我們得知,華僑城介入文旅產業的開發運營,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基于此,在華僑城的中長期戰略中,提出了做“中國文化產業領跑者”和“中國全域旅游示范者”的目標。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擁有上下五千年輝煌歷史的中華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一系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部署;堅定文化自信,也是中國特色之一。華僑城集團通過對文化主題景區、文化主題酒店、文化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及相關產品制造等諸多領域的經營,來相應黨和國家的戰略,引領中國文化產業跨越前行。
▲華僑城文化產業體系
按照國際慣例,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旅游需求就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中國人均GDP在2008年就已經突破了3000美元,2018年更是達到了約1萬美元的高度,部分經濟發達城市的人均GDP則更高。華僑城是國內最早介入旅游產業運營的企業之一,從1989年錦繡中華開業至今,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旅游產業也是華僑城最為核心的優勢產業。四川樂居了解到,華僑城集團累計接待游客近4億人次,穩居亞洲第一,連續5年進入全球主題公園集團四強;“歡樂谷”榮獲國內主題公園行業唯一中國馳名商標,已在全國七座城市建成開放;目前華僑城已在全國托管及顧問管理優質景區共計28家。除了總部深圳,華僑城在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如云南、海南、陜西、四川、山西、北京、河北等地,廣泛布局全域旅游新業務,串珠成鏈,培育產業新動能,激發產業新活力,致力于成為“中國全域旅游示范者”。
▲華僑城旅游產業布局代表區域
建設“100個美麗鄉村” 華僑城引領中國新型城鎮化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也是2019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四川樂居認為,在新型城鎮化領域,華僑城最有發言權。從1985年成立伊始,華僑城就參與了中國城市化的進程,累積了三十多年的“造城”經驗。
新型城鎮化在2014年就上升為國家戰略。四川樂居發現,作為央企的華僑城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將文旅產業與城鎮化結合,走出了一條“文化+旅游+城鎮化”的特色發展之路。在中長期發展規劃里面,華僑城又提出“100個美麗鄉村”計劃,在可持續發展的“土地倫理觀”指導下,通過向傳統城鎮導入“文化+”相關產業,帶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為中國城市化進程提供了新的實踐范本。
▲“中國文創第一鎮”甘坑新鎮
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領導者,華僑城在深圳打造的甘坑新鎮,旨在發掘客家文化魅力,為在深圳奮斗、成長的新深圳人打造一個看得見、回得去的故鄉。預計未來5-8年,建成年接待500萬游客、年GDP上千億的城市級新鎮。
華僑城的新型城鎮化項目幾乎遍及全國:深圳甘坑新鎮、成都安仁古鎮、南京棲霞山旅游度假區、南昌華僑城、北京門頭溝小鎮、武漢楊春湖高鐵商務區、鄭州中原文旅項目、天津京杭大運河文旅項目、西安灃東華僑城文旅項目、秦嶺華僑城國際級生態旅游度假區等。其中,成都安仁古鎮更是標桿項目。
以3個中心城市為核心 華僑城西部戰略碩果累累
為配合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執行,華僑城集團構建了集團總部與下屬子集團“1+N”的組織架構,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西部集團)就是“N”分之一,成立于2016年8月。作為華僑城集團西部區域的管控及發展平臺,華僑城西部集團堅持“文化+旅游+城鎮化”戰略,投資上千億元,全面布局西部區域,碩果累累。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華僑城西部集團主要布局了兩大國家級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兩大城市群又以成都、重慶和西安三座國家中心城市為核心。有意思的是,在抖音發布的《短視頻與城市現象研究白皮書》中,重慶、西安、成都是2018年中國短視頻播放量排名前三甲的城市,重慶更是唯一一個播放量破百億的城市。
▲成都華僑城全景
2018年9月,成都召開了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提出了“三城三都”的建設目標,其中“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和“建設世界旅游名城”更是排在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從最初的歡樂谷到黃龍溪再到安仁,華僑城參與了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崢嶸歲月。在華僑城的規劃里:
安仁項目投資100億元以上,將憑借“博物館+”開發運營模式,創新實踐“文化+旅游+新型城鎮化”戰略,建設成世界博物館小鎮;2019年3月22日,在被譽為中國旅游奧斯卡的第八屆“艾蒂亞獎”頒獎典禮中,歷經兩輪專家評選,安仁古鎮從120個候選者中脫穎而出,一舉榮膺“中國最佳旅游小鎮”大獎!在黃龍溪,華僑城利用黃龍溪古鎮原有的生態格局與人文底蘊,塑造“十里八灣黃龍溪”文創特色小鎮。作為“十里八灣”的首個項目——華僑城歡樂田園,已于2019年3月22日試營業,游客紛至沓來,這是華僑城集團首個超大型鄉村旅游項目。在洛帶,華僑城打造洛帶古鎮中國藝庫及博客小鎮項目,著力于洛帶的文化、景觀、內容和管理四大提升,打造匯集客家歷史文化、客家非遺活態文化、客家美食、客家遷徙建筑大觀的中國客家文旅小鎮。結合龍泉山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構建集綠色文創、生態市集、康養院落、生態運動于一體的都市度假休閑“大本營”。
重慶成為2018年抖音最火城市,充分證明重慶的旅游資源豐富。華僑城歡樂谷、瑪雅海灘水公園位于重慶兩江新區,投資逾200億元,占地約4平方公里,打造成了一個集文化旅游、娛樂體驗、生態休閑、科技創新、主題商業、人文社區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大型文旅綜合項目。華僑城西部還參與重慶的海綿城市建設,在保護與提升原有自然水系的基礎上,通過對自然雨水的分散于消納、連接與融合,實現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與自然排放,結合生態格局完整性的構建與景觀人文系統性的打造,樹立中國山地海綿城市示范的新標桿。
在十三朝古都西安,2017年6月19日,華僑城集團與西安市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文化+旅游+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系統梳理和整合西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與西安市政府共同布局系列大項目。實施央地混改,開創央企與地方政府合作新領域。助推西安歷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成就大西安文化旅游新高地。目前正全力推進西安灃東華僑城大型文化旅游綜合項目建設。
除了布局成都、重慶、西安這三座國家級中心城市,華僑城的“中國文化產業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引領者、中國全域旅游示范者”三大戰略定位還深入西部地級城市。
在宜賓,三江口CBD項目已啟動,整體規劃打造約45萬平方米摩天寫字樓、創智辦公空間、國際五星級酒店威斯汀、精品公寓等商務商旅配套;約30萬平方米文化旅游街區、國際購物中心、臨江特色商業、長江主題公園、城市博物館、國際演藝中心、酒文化體驗中心等商業文化旅游設施,以全系業態開啟宜賓生活新想象。在自貢,2018年2月,華僑城與自貢市政府簽約共同打造“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其中的引擎項目“彩燈文化藝術公園”,以“全國彩燈文化體驗地、中國首席夜游目的地、世界彩燈產業交流高地”的總體定位,系統解讀和傳播了中國彩燈文化與產業,是中國彩燈博覽的標志性項目。在廣元,華僑城依托蜀道文化為核心的人文資源和生態環境,建設集生態觀光、休閑體驗、鄉村旅游、養生度假、自然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劍門關旅游區。在眉山,中法農業園是中法兩國地方政府就農業問題、城鎮化問題與文化融合交流的合作標桿與實踐典范。該項目規劃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300億元,將建設成集生態農業、全域旅游、國際康養、品牌文創、法國特色商業等為一體的全新法式生活城鎮。在林芝, 2017年6月,華僑城與西藏林芝簽約,察隅縣精準扶貧對口幫扶項目——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就在其中。華僑城和林芝市還將在文化旅游領域加強合作,通過旅游帶動林芝及西藏的精準扶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