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英杰 文/圖
近年來,綠色建筑發展的實踐證明,裝配式建筑不但提升建筑質量,而且在節地、節材、降耗減排等綠色效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有關數據顯示,預制裝配式建筑能源消耗較傳統建筑減少35%,廢棄物產生量減少27%。業內專家認為,裝配式建筑已成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圖為中朵遠大裝配式制造生產車間。
今年3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在試點地區保障性住房、裝配式住宅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中,明確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首個裝配式綠色科技建筑項目——呼鐵中朵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這標志著堅持“綠色發展”引領全域發展的內蒙古,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為抓手,踐行綠色科技建筑的理念,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
裝配式建筑市場將迎井噴式發展
建筑總能耗約占全國能耗總量的30%,倒逼傳統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才能適應新時代綠色發展的新要求。被喻為“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的裝配式建筑應時而生,以建筑構件“標準化”、建造方式“工業化”顛覆傳統建筑業,促進建筑品質提升及行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政策后,住建部連續制定《“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辦法》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等具體措施,不但將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而且明確了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住建部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釋放政策紅利,從用地政策及金融優惠等方面,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業的鼓勵和支持。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2025年將達到4.7萬億元。而億萬級裝配式建筑市場,預期迎來井噴式發展。
強強聯手打造內蒙古綠建標桿
內蒙古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推動建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從政策層面把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等地區列為裝配式建筑試點,到2020年呼包赤地區的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15%以上。提出到2025年,呼包地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40%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項目裝配式建筑比例要占到新建建筑面積70%以上。依托裝配式建筑,促進全區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目標。
據了解,相關機構對裝配式建筑市場較保守的預測也是億萬級。得益于利好政策的指引,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已成為自治區政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略舉措。此次呼鐵中朵中心落地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在出席奠基儀式的中朵集團、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內蒙古昆崗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單位領導看來,則是落實今年全國兩會精神的具體體現:“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努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背后則顯示了中朵集團在內蒙古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的雄心壯志。
顯而易見,呼鐵中朵中心作為備受關注的城市中心項目,從最初定位、設計到區域規劃,再到開發運營,始終以實力對話市場——呼鐵房地產集團、中建七局、中朵集團三方聯手打造,承載了中朵集團對于質量、品質的卓越追求。項目開工建設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契合地區綠色發展的理念,為推進生態城市建設進程注入了新發展動能,意在開啟建筑工業化新時代。
事實上,以“為中國綠色建筑產業做貢獻”為責任與擔當的中朵集團,在研發設計方面采用高標準的規劃與設計,集建設科研成果于一身,早在去年即已榮獲了“2018亞太不動產年度地產優秀綜合設計”大獎。在施工建設方面,呼鐵中朵中心項目由中建七局參與建設,采用內蒙古首家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運營服務商——中朵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的裝配式智造系統,憑借綠色建筑科技實現強強聯手,將綠色建筑、裝配式、BIM、信息化建管等多項高新專利技術應用到項目建設周期,使其具備裝配式建筑“環保、低碳、健康、安全、舒適”多項優勢,全面提高建筑質量和施工效率,標志著內蒙古地區邁出里程碑式的重要一步。
以綠色價值塑造草原城市典范
呼鐵中朵中心項目通過引入綠色產業模式、綠色生活模式,為實現區域整體綠色低碳轉型而努力。項目占據城市最優越區位,導入高品質商業、5A級寫字樓、立方公寓等頂級業態,不斷吸引高產值行業和知識型人才進入,為城市創造價值,引領區域內商業層級、居住檔次、消費環境逐步提升,著力培育成社會和政府都認可的價值高地,打造城市地標性建筑,為內蒙古的建筑行業、地產開發、人居環境都將作出示范意義的引領。
據悉,2017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了30個城市以及195家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城市分布在東、中、西部,裝配式建筑發展則各具特色;產業基地涉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分央企,建筑工業化已涵蓋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裝備制造、運行維護、科技研發等全產業鏈。在試點示范的引領帶動下,截至2017年12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出臺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相關政策文件,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裝配式建筑規模不斷壯大。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7260萬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2.7%;2016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1.14億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4.9%,比2015年同比增長57%。2017年1~10月,全國落實新建裝配式建筑項目約1.27億平方米。裝配式建筑規模的擴大,直接帶動了設計、施工、部品部件生產、裝配化裝修、設備制造、運輸物流及相關配套等全產業鏈的發展。顯而易見,裝配式建筑已成為中國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也是發展綠色建筑和建筑產業化的增長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