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新區官方8日發布張江細胞產業園區規劃。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多表示,未來幾年,張江將重點打造細胞產業制高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張江醫產業邁向更高層次,力爭在2030年建設成為中國細胞產業核心區、世界一流細胞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據夏多介紹,張江將啟動以“醫谷”40萬平米空間為起點的張江細胞產業園建設,逐漸形成從存儲、研發、生產、運輸、治療到裝備成熟的細胞治療全產業鏈,以期未來建成中國細胞產業核心區和世界一流細胞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張江細胞產業園在地理位置上將以“生物醫藥基地+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為中心,同時聯動張江科學城的其他區域;在功能上,既要推進醫學集聚,實現細胞產業的需求驅動和應用場景建設,同時逐步建設細胞研發、制造和第三方產業支撐平臺,實現臨床需求、研發制造、應用發展的緊密聯動。
“具體來說,我們計劃在2019年-2022年期間于區內初步形成細胞全產業鏈;在2023年-2026年期間形成完整成熟的細胞全產業鏈;到2027年-2030年期間使細胞全產業鏈具有全球影響力,力爭相關產值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夏多表示。
對標世界一流,張江細胞產業園的“底氣”來自浦東在生物醫療領域的豐厚“土壤”。
據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介紹,浦東現已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過500家,全球前十的生物企業有8家在浦東設有研發中心。2018年上海市共獲得4個新藥證書,全部來自浦東,其中一類新藥2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過670億元,同比增長12.7%。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則表示,張江以“三園”——藥谷核心園、醫療器械園、國際醫學園為圓心,生命健康產業布局已擴展至整個科學城。
據他表示,其中,張江集聚了600多家生命健康創新企業,超過400個在研藥物品種,超過130個項目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國家級研發機構近150家,超過1000多項專利授權,1000萬份生物樣品存儲能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