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由制造業領軍企業TCL集團孵化、專注工業互聯網創新的科技公司格創東智,發布了業內首個聚焦生產現場的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先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續合元等相關專家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
借助東智平臺內置的AI算法、工業大數據模型,富有經驗的生產工程師可通過可視化編程工具,實現低代碼甚至無代碼開發,快速開發各類生產場景下的邏輯模型與工業應用,從而實現工業知識、經驗的軟件化和復用化。和其它工業互聯網平臺做法不同,東智平臺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工廠內生力量,依靠企業自身的新一代現場生產工程師,真正在企業落地工業互聯網。
在探索企業如何打造面向未來、IT與OT融合的新一代“工業極客”的道路上,東智平臺探聚焦于所在企業,提供高度深入、現實可用的行業解決方案。格創東智認為,工業互聯網的落地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工廠完整的進化過程:人的進化、工具的進化、工廠管理的進化,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充分關鍵因素。當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步入落地應用的關鍵窗口期。而制造業的業態復雜、行業特性多,對工業應用的定制化需求高,目前市面上相對通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很難滿足企業需求。這些都造成了現階段工業互聯網平臺供給熱、需求冷的現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續合元表示:“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應用的日漸成熟,與工業要素的深度融合創新型平臺是當前發展主流趨勢,催生出工業協議轉換、工業機理模型、數字孿生、低代碼工業APP開發等新興熱點領域,這些熱點將促進平臺建設和推廣更加完善。 ”
作為中國智能制造的踐行者,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先生談及了TCL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初衷。4年前,TCL集團基于自身樸素的管理需求,利用網絡技術連接設備,在華星光電構建了行業內首個工業互聯整體解決方案,是中國最早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格創東智是由TCL整合各個產業的工業互聯團隊組建。此次發布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智能平臺,將會把TCL的制造經驗和能力普惠到一般企業,通過智能、數據等新技術賦能應用于現場,幫助企業進入工業互聯時代。TCL已經把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作為重點投資和發展的三大領域之一。
數據+模型=服務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的本質,但是目前情況是,80%的企業面臨數據荒,工業現場仍然是“黑盒化”,例如生產狀態無法掌控、訂單進度缺乏監控、品質問題無力追溯、設備管理靠點檢。即使是制造業的頭部企業,在IoT和企業運營過程,存儲了大量數據,但是數據價值還沒有被挖掘,變現困難。很重要的原因是工廠目前的IT與OT在組織、技術體系、項目管理上的割裂,造成工廠智能制造項目的周期和實施風險加大。
隨著制造業高度信息化發展, 處于IT和OT融合現場的生產工程師,具有行業認識,深知工廠的問題結癥所在,他們是突破工業互聯網實施瓶頸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此次發布的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面向現場生產,降低IOT和AI等技術應用的門檻,聚焦生產現場,通過內置的基礎計算模型、行業機理模型,讓生產工程師團隊可以將自己的個性經驗和工業知識,自助轉化開發成各種可復用的工業模型。這些工業機理模型,在平臺上可以被快速開發、測試、部署、驗證和迭代,從而實現工業應用的開發與運維一體化。
從傳統的車間主任進化為與時俱進的工業極客,從IT專屬開發進化為賦能現場生產工程師的自助式開發,從經驗管理進化為可視化的數據化管理,工具革命帶來了管理的跨越。智能制造因為技術迭代與進化澎湃而來,機會與價值盡在其中。
TCL控股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表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是面向一線人員的工具庫、面向現場管理的數據墻、面向工廠管理的駕駛艙。工具箱讓工業極客們可以隨心所欲進行開發應用,數據墻和駕駛艙是幫助管理者進行管理的進化和提升,工廠數據可視化一覽無余、應需管控可以做到酣暢淋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