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盛夏,漣源市六畝塘鎮扶珂村80畝荷花競相綻放。對于地處湘中多山多丘陵的漣源來說,又多了一個在家門口賞荷的好去處。對于扶珂村民來說,蓮蓬、蓮子都成了增收的旅游產品。
時間倒回2016年11月,漣源市扶貧辦的劉益彪開始在扶珂駐村幫扶,擔任第一支書。面對一個上世紀80年代因采煤而富裕,又因煤礦關停部分村民陷入無收入狀態,且不良風氣滋長的貧困村,劉益彪迷茫了。
“扶珂村怎么辦?”結對幫扶的漣源市委政法委書記李南新支招:到新化油溪橋村串門“取經”。
“觸動很大,改變村里的風氣勢在必行?!睆男禄貋砗?,村支書譚力感慨。
劉益彪說:“只要黨員敢于亮身份,敢于同不良思想作斗爭,一個地方的風氣就能轉變?!?/p>
黨員與村民一起,認真研究制定了村規民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嚴格監督執行。黨員還先把自己家中的不良習慣做了自我批評,又帶頭把家規立起來。
村里還推行了貧困戶公約,抵制打牌、賭博、“等靠要”等懶貧行為,樹立了“懶貧可恥,脫貧光榮”的價值觀。
思想統一后,村民行動自覺了,工作隊帶領村民發展產業、落實扶貧政策、搞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就順多了。
2017年,劉益彪帶著工作隊員易斌與康麓生物對接,開發了650畝原料基地。
“種了2畝柑子、4分田的蓮子,還養點雞種點菜,去年收入有1萬多?!敝x玉香高興地算起了賬。老伴看病,也有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既方便又省錢。謝大娘一個勁地夸黨的政策好、扶貧工作隊好。
在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昔日的荒山種上了玳玳酸橙、油茶樹,80畝冷浸田變成了荷花園。村里還成立了漣源市扶珂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了兩家種養合作社帶動農戶闖市場。
如今的扶珂村,就是一個生態產業園,137戶貧困群眾有了自己穩定的增收產業,非貧困戶也吸納了進來,大家一起圍著產業謀發展。
村里還與天柱山禽業簽訂了120人的委托幫扶協議,企業提供雞苗、養殖技術與市場服務,保障村民的收益。村里的扶貧車間桶裝水廠和駕校,也吸納了部分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在扶珂村,“有事找彪書記”已經家喻戶曉,這些事都對應著精準扶貧中“兩不愁三保障”的點點滴滴。
擔任工作隊長以來,劉益彪很少休假。每年的春節、五一、十一等節日,都在村里。今年,妻子生育二胎產后大出血,而為了讓易地搬遷戶能搬進新居,他僅陪了妻小兩天,就回到了扶珂村。
近日,在歌唱祖國的快閃活動上,全村唱響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劉益彪這個愛彈吉他的文藝范駐村工作隊長感動了。他說:“扶貧治愈了‘窮’的思想和行為,當第一支書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