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紫金論電”——智能電網保護和運行控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開幕。“紫金論電”是我國智能電網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年度學術活動,本次會議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指導,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智能電網保護和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電力系統自動化雜志社、南京師范大學南瑞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協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希臘、丹麥、澳大利亞、荷蘭等7個國家的學術機構、科研機構、高校、電力企事業單位的600多名嘉賓參會,分享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瑞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冷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陳小良,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副巡視員景茂,國網科技部副主任陳梅致辭。國網電科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美國工程院院士Dennis Woodford等嘉賓出席此次會議。會議還舉辦泛在電力物聯網、人工智能、電網穩定控制及實驗、保護和變電站自動化、實驗檢測技術、大會論文宣讀等6個專業分會場技術交流。
冷俊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深入開展電力技術發展經驗交流,充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對于促進技術和經驗共享,增進合作和友誼,推動電力科技進步,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南瑞作為支撐服務國家電網公司“三型兩網、世界一流”建設的領軍企業,將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搶占能源電力科技制高點,為能源互聯網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陳小良代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表示,未來,互聯網、物聯網、通信網與電力系統將更加緊密融合,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智能電器的快速發展,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終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電網技術創新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融合多能轉換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能源互聯網是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景茂強調,希望充分發揮研討會的社會平臺作用,在各位專家、各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著眼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融合發展,緊跟國際能源互聯網技術發展前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裝備研制,為全球智能電網發展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堅實保障。
陳梅代表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南瑞集團是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科研產業單位的創新排頭兵,本次論壇將為大家搭建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充分交流的學術交流平臺,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深入研討,為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思想。
薛禹勝院士在主旨報告中提出,隨著能源轉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社會大眾的知情權與參與權愈發重要,電力行業正在大力推進 “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運營,以適應電力系統內外部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兩網的建設及其融合將面臨諸多挑戰,應采用能源領域的信息-物理-社會系統加以統領,在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之間建立一個基于專用網的信息緩沖環節,從而兼顧電網的可靠性與開放性,報告以停電防御框架為實例進行討論。
Dennis Woodford院士提出,全世界電力系統網絡中基于逆變器的設備越來越多。為克服傳統逆變器的缺點,他提出了采用能構型逆變器的觀點,可提升電網有效短路容量,有助于特高壓直流變換器的運行。Shmuel S. Oren院士則提出,為提升可再生資源固有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對能源有效調度提出的巨大挑戰,應制定隨機機組組合優化方案,擴展可減輕可再生能源變化不利影響的輔助調節措施。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順應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融合發展趨勢,在本次大會上,電力、能源、信息通信等各行業頂尖專家、業界權威共聚一堂,為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集思廣益,為能源互聯網的未來發聲。
“紫金論電”命名源自南京紫金山,寓意“開放、共創、共享”。自2015年以來,已舉辦30多場學術活動,逐步發展為國際電力學術及行業精英廣泛參與的專業盛會。“紫金論電”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年度大型國際會議,自2019年起會議論文正式被EI檢索收錄。隨著“紫金論電”影響力的擴大,本次會議還吸引了中科院、中國聯通、中國信通院、英特爾等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參與,共同探討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話題。
南瑞集團與國網電科院一體化運行,是我國智能電網龍頭企業,在電網安全穩定、清潔能源消納技術方面國際領先,形成了完整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和整體解決方案。
今年以來,南瑞集團加快打造泛在電力物聯網“南瑞方案”,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支撐能源電力科技創新和國際化方面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參與主辦會議的國重實驗室依托南瑞集團建設,是我國第一個智能電網保護與運行控制方面的重點實驗室。
本次大會上,實驗室對外發布繼電保護、安全穩定、智能調度、變電站自動化等研究方向的21項開放課題,由社會科研機構承擔實施,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