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俊岐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委軍民融合辦獲悉:截至目前,陜西國防科技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有序推進。
陜西注重發揮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科研生產優勢,加強資源統籌,開辟綠色通道,全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工作。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獲取了防疫物資生產許可資質,累計向相關疫情防控部門、單位提供消毒物資80余噸。中核西儀公司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設計研發了身份證信息快速識別和體溫測量預警系統,可實現無接觸、快速識別和體溫監測。航空一飛院、中航工業西飛公司派出兩批保障團隊,圓滿完成運-20飛機增援武漢運輸任務伴隨保障工作。“民參軍”企業西谷微電子公司向西安高新區、武漢捐贈室內空氣凈化、消毒、除滅菌設備600臺價值1000萬元;泰豪紅外公司為全國各地機場、火車站、醫院等供應近千套紅外測溫熱像儀器;雷科防務公司開發出基于神經網絡的智能無人機疫情預警監控系統。
據了解,陜西省委軍民融合辦結合省內各地區疫情實際,下發了有序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復工復產的通知,成立了12個聯絡小組,對口聯絡協調各市(區)各轄區企業復工復產。中航工業西飛公司體系化推進復工復產,目前整體人員復工率已達到98.4%,項目復工率100%,復工后首架運-20飛機已完成轉場交付。航天六院各項型號任務有序推進,該院試驗隊進駐文昌等多個發射場執行任務,助力2月20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實現一箭四星發射圓滿成功。陜飛公司研制生產的飛機成功出場試飛,成為航空工業主機廠中第一家在新年度進行飛行訓練的單位。全省“民參軍”企業按照各地政策要求有序復工,總體運行良好。
陜西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針對疫情,在復工復產后,將積極發展無人智能設備,篩選一批無人運輸機、無人車、智能機器人、智能識別等項目,加快推進產業化;同時,著力推進網絡空間領域融合發展,推進北斗導航、5G應用、大數據產業等項目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