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海關全力護航西藏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星 通訊員 王新源 周良楊
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拉薩海關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拉薩海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海關總署促進外貿穩增長相關措施,結合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臺了《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促進西藏外貿穩增長的七條支持措施》,旨在有效降低疫情對外貿影響,通過打出政策和服務“組合拳”,全力護航西藏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非接觸”辦理 實現原產地簽證“不斷檔”
原產地證書被稱作國際貿易貨物“經濟護照”,是證明貨物由特定國家(或地區)原產或制造的一種證明文件,出口企業可憑原產地證書享受進口國或地區關稅優惠稅率。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外貿企業及時有序辦理海關業務,拉薩海關推行原產地證書“非接觸”辦理。
在企業初次備案中,引導企業通過“互聯網+海關”平臺全流程網上提交企業信息,上傳營業執照、中英文印章印模等材料,海關遠程審核通過后即備案成功。企業提交原產地證書電子申請后,海關關員遠程審核企業資料準確性并打印、簽字、蓋章,將打印好的原產地證書通過郵遞形式交送企業,實現“不見面、網上辦、快遞達”。
“精準檢驗” 助力重點工程提速復產
“你好,我們有一批成套設備需要海關進行現場檢驗,貨物即將到達昌都項目地,我們在趕工期,能否為我們設備盡快檢驗。”昌都八宿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向拉薩海關咨詢。八宿海螺水泥項目是昌都市脫貧攻堅重點項目,總投資12億元,電話中提到的成套設備是來自德國的一批篦冷機,價值176萬歐元,總重95噸,分為28個包裝,是整個水泥項目的關鍵進口設備。
為助力該扶貧工程提速復產,拉薩海關指定專人向該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組織業務骨干,精準制定檢驗方案。千里兼程第一時間趕到昌都八宿縣,有效避免設備待檢“空檔期”,同時加班加點將原本需要3日左右才能完成的檢驗任務,壓縮到1.5天完成,及時完成了海關檢驗工作。
深度調研 傾聽外貿企業“心聲”
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國石化集團為助力西藏優勢資源開發投資建設的扶貧工程,其生產的“卓瑪泉”天然冰川飲用水遠銷海內外。拉薩海關關稅部門“靠前服務”,主動走訪該重點外貿企業,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傾聽企業在設備進口、產品出口中存在的困難,向企業宣講拉薩海關促進西藏外貿穩增長七項支持措施。
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拉薩海關通過問卷調查、企業調研、座談走訪等方式,已累計向50多家外貿企業開展調研。為緩解外貿企業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資金周轉壓力,讓企業真正享受到 “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助力其復工復產,拉薩海關提供“一對一”政策宣講等服務,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關稅返還、關稅減免等各類利好政策。目前,通過落實海關總署出臺的對美加征關稅返還等各類稅收優惠政策,預計將為企業退還關稅250余萬元。
下一步,拉薩海關將進一步加強對外貿企業的政策宣介和量體服務等工作,積極振奮企業發展信心,為助力高原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切實發揮拉薩海關的“供氧”作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