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讓眾多行業遭遇嚴峻考驗,中關村科技企業同樣遭受沖擊。一季度,中關村企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4%。
雖然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但創新創業主體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中關村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研發,把疫情“危機”變成了創新“契機”,在創新中加快轉型升級。
一季度,中關村企業研發經費總投入578.6億元,同比增長13.8%;技術收入2377.6億元,同比增長9.5%;專利申請13919件,同比增長19.2%……
搶抓疫情防控新窗口
瞄準市場,因時而動、順勢而為、逆勢而起,中關村科技企業圍繞核心業務,應對市場新變化、新要求,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壓力為動力,在提質增效的同時,持續科技創新,搶抓疫情防控新窗口。
組裝、調試、質檢、打包……在誼安醫療的生產基地廠房中,工人三班倒,生產車間24小時燈不熄,爭分奪秒生產“救命機”。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誼安醫療著眼抗疫需要,加大生產力度,效能不斷攀升,來自四面八方的幾千臺海外訂單正在緊急排產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關村科技企業在不同領域搶先發力,緊抓疫情防控窗口,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科技力量。
近日,曠視科技研發的“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Mini版”支援海外抗疫,落地泰國多家政府醫院。
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測溫”成為關鍵關口。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曠視科技搶先發力,大年三十打響攻關戰,百人精英團線上“云攻關”,僅用十余天就研發出“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曠視AI智能測溫系統已經在國內黨政機關、公共服務大廳、醫院、社區、商超、學校等2000余個場所應用,并且已與泰國、日本、韓國、中東和東南亞部分國家展開合作。
除曠視之外,以中電科11所、百度、格靈深瞳、久譯、千方、同方威視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緊抓窗口期,推出多款測溫產品加入戰“疫”大軍。
而在另一賽道,推想科技迅速聯合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深圳三院,研發出AI肺炎智能輔助篩查和疫情監測系統,成為科技戰“疫”的中堅力量。這款AI產品不僅在國內多家醫院落地戰“疫”,還進入北美、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醫院協助抗擊疫情。
截至目前,推想科技AI肺炎智能輔助篩查和疫情監測系統全球上線超過80家醫院,累計處理相關病例超過27萬例,一季度核心業務同比增長超5倍。
“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時,我們看到了巨大的需求,醫生和醫院正在尋找能幫助他們對抗新冠肺炎的技術。”推想科技CEO陳寬說。
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中關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在國內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在中外合作中積極發揮作用,遠程醫療、快速即時診斷、自動化AI等“創新趨勢”將進一步加速。
開辟創新發展新模式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機。危中思變才能趨利避害、化危為機。
致力于語音語言人工智能領域的分音塔科技,其主營業務為“準兒”翻譯機的租賃和銷售,銷售額在AI翻譯機品類穩居市場第二。“隨著疫情蔓延、旅游行業停滯、國際客航停飛,分音塔銷售額一度下滑,出口業務受到疫情嚴重影響。”說起公司銷售額,分音塔創始人CEO關磊直言“慘不忍睹。”
在援助湖北抗疫期間,關磊發現了社區、樓宇的防疫痛點:進出人員身份驗證難。社區管理認證不認人,易導致沖突事件,防疫人員查證存在交叉感染風險,而一些人臉識別閘機和門禁需要摘下口罩進行識別,更是提高了被感染的風險。
分音塔緊急成立研發團隊,從“翻譯機”轉向“聲識閘機”。如今,聲紋識別門禁和閘機已在黨政機關、媒體機構、銀行等場景應用。除了聲紋門禁及考勤機,分音塔已在搭建產品矩陣:聲紋加人臉的門禁系統、聲紋加人臉的閘機系統、社保和銀行的聲紋認證系統、聲紋加語音運用在工業檢測上的芯片模組等,這些正在持續開發中。
發展面臨的壓力越大,越要善于尋找和捕捉機遇。雖然經濟運行經受較大沖擊,但也催生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新技術、新服務、新動能疫情之中順勢而起。
東華軟件董事長薛向東認為,“此次疫情對國家來說顯然是一場大的災難,對IT產業也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一些機遇”。
除夕夜,東華軟件接到承建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的通知,9天時間,300名工程人員日夜奮戰,完成2至3個月的工作量,火神山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如期交付使用。為了減少學生聚集感染,東華軟件推出云在線課堂平臺,實現在線視頻遠程教學。
遠程診療、數字疾控、遠程教育、智慧社區……東華軟件一些列科技戰“疫”產品接連上線。
“浴火中重生,災難后頓悟。數字化浪潮已經銳不可擋、勢不可擋,將深刻決定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在抗擊疫情的戰斗實踐中,我們更加切身體會到,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發揮的重要作用”。東華軟件董事長薛向東說。化危為機,既要有當前應對,更要有長遠謀劃。
奇安信集團是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復工復產,網上工作量激增,公司快速研究用戶需求,優化產品性能,旗下的藍信移動辦公平臺目前可支持萬人同時在線辦公,助力園區和企業有序、安全、高效地復工復產。
“疫情如大考,考驗的是一家企業的執行力、應變力,更是社會責任感。在抗擊疫情中,我們增添了不斷改革創新、做強做大、奉獻社會的發展動力。”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沖擊越大,越需要發揚企業家精神。面對沖擊,中關村科技企業家們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努力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
盤活產業增長新動能
危中尋機,應對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危機中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攻堅克難中的不斷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實現鳳凰涅槃。
一段時間以來,線下運營嚴重受阻,但“線上模式”逆勢上揚。以大數據、“云”平臺為依托,對接供需雙方,部分中關村科技企業找到了化危為機的新突破口。
深耕在線教育的好未來教育集團站上了風口。2月10日,全國各地數百所公立學校的上萬名教師,在好未來自主研發的“直播云”平臺上,開講2020年第一堂課。疫情期間,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推出了免費公益課,累計為學生提供線上學習服務近700萬人次。
“作為民營企業,應對疫情沖擊,及時優化發展策略,創新商業模式,我們只有積極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危中求機,才能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好未來教育集團董事長白云峰深有感觸地說。
危機下最難得的是信心。投資一端連著需求、一端連著供給,帶動性強、關聯度高,對穩定經濟運行和激發內動力均有重要意義。
受疫情影響,眾多教育企業紛紛加快了線上平臺建設,字節跳動聯動旗下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聯合百家教育機構,邀請名校名師,為全國中小學生免費線上授課;旗下清北網校亦為廣州、湖北等近20個省份的近千所學校提供了免費直播授課技術支持。
在許多教育培訓業內人士看來,疫情雖然帶來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也存在新的風口。尤其是線上教育的加速崛起,讓不少企業看見了機會。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傳統工作方式受挫,“云辦公”成為保障企業運行的“良方”。北京字節跳動公司公益副總裁李濤指出,這段時間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在線辦公市場的發展,培養了用戶線上辦公的習慣。
在不少企業看來,此次疫情是自我調整的好時期,應該借此機會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管理、創新模式。
人工智能企業云知聲,在接到相關防疫單位的需求之后,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機器人”項目,緊急調度工程、產品、測試等近百位骨干人員協同合作,僅用48個小時便上線首個應用于街道社區的“防疫機器人”。
除了“防疫機器人”,云知聲的“智能語音電子病歷系統”、“無接觸智能電梯”、“智能在線教育解決方案”等人工智能防疫產品被應用到北京、上海、湖北、山東、福建、廣西、四川等地。
“越是危機的時候,越是需要我們回歸社會、承擔責任的時候。從1月22日起至今,盡管有疫情的沖擊,云知聲產品訂單數比去年同期還要多。”云知聲 CEO 黃偉說。
除“云辦公”“云教育”“云租房”之外,“云逛街”“云賣車”“云旅游”一時成為眾多線下行業的新選擇,中關村科技企業開啟“云上之爭”。
疫情發生以來,“抗疫發展貸”“小微企業研發補貼”“房租減免”……一系列幫扶政策面向中關村科技企業推出,為疫情防控、恢復經濟提供有力支撐,并為中長期發展注入新動能。
迎難而上,方能化危為機。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中關村科技企業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搶抓市場新機遇,主動調整產品方向和業務模式,以變應變、變危機為契機,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中關村力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