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媒體云采訪時表示,制造業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更加靜下心來研究技術:一個是提高現有生活品質的產品創新;一個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創新。
這其實是在說中國制造業創新要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著眼當前,立足未來。
中國制造業居全球之首,規模最大,產品最多,產業鏈也最為完善。但是中國制造業創新還是短板,產品“粗大傻”現象一直存在。中國制造頭頂“世界工廠”的帽子,如今多少含有一點貶義,亟待創新,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
創新是一種飛躍,但是想抓著頭發跳起來、離開腳下的地球根本不可能,創新必須著眼當前,圍繞提高現有生活品質進行產品創新,促成現有制造業產品迭代創新,更新換代,既可提升消費品質,也可促進經濟增長。比如對傳統彩電、PC進行升級改造,提高標準,光這一項創新就惠及數億消費者,同時增加數百億GDP產值。著眼當前的創新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值得關注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創新要執行穩定就業的國家政策,在生產流水線創新方面,要兼顧中國國情,通過大規模引進機器人縮減勞動力的創新方法不可取。畢竟保居民就業是眼下的頭等大事,必須服從大局。
與此同時,要放眼長遠,面向未來,進行核心技術再造,搶占制造業技術制高點。從全球范圍看,工業4.0浪潮此起彼伏,歐美各國在總結實體經濟空心化的教訓后,正實施制造業重構戰略,未來在制造業核心技術方面,世界各國之間競爭會越來越白熾化。我國以5G為引領的新基建,制造業挑大梁,新制造與新基建配套。
作為中國民營制造業的領頭人董明珠,一向富有民族自尊的使命擔當。疫情期間,格力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研發成功冠狀病毒凈化器,這種著眼當前的創新解決了最現實的消費需求。同時,董明珠力排眾議,決定投入500億元研發芯片。
不可否認,芯片的試錯成本高、排錯難度大,專利又被巨頭壟斷,讓這個行業的發展注定艱難。但正因為難,我們才應當迎難而上。如果不追趕,差距會越來越大,而如果追趕的話,又要耗費巨額資金。兩害相權取其輕,芯片行業越是有差距越是要追趕。
董明珠決意造芯片,面向未來創新,體現了一個民營企業家的情懷和責任。
中國制造業創新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既著眼當前,實事求是,又超前謀劃,立足未來。這樣做,既充分利用戰略儲備和基礎,進行存量創新,品牌保鮮,又提早布局,進行變量創新,品牌再造。
中國制造業創新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關鍵是要發揮工匠精神。在當代語境中,工匠精神更多指的是一種堅定、專注、精益求精的時代精神。即使在規模化的大機器時代,企業也能傳承工匠精神。
這種工匠精神在互聯網+的時代潮流裹挾之下,更應發揚光大。每一家企業,無論是賣手機的、做玩具的、或者是造汽車的,必須用IT技術手段改造企業內部每一個流程,改造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升級,讓中國制造真正成為中國智造,重新拾回中國制造的輝煌。(作者系財經媒體專欄作家,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