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決策部署,創新小微企業信貸融資服務模式,9月19日,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中關村管委會共同啟動“創信融”平臺,著力建設“創新·信用·融資”試驗田,為小微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創業提供金融助推。
“創信融”平臺是全國率先利用“金融管理大數據+金融科技+政府政策配套”三位一體的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具有“多元數據、聯合建模、沙盒評價、授信直連、政策助推”等特點。“創信融”平臺將首先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試點,重點優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加快推動“純信用、線上化”金融服務產品落地,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獲貸率、首貸率、信用貸款率,降低利率和不良率,進一步增強信貸融資服務的便利性、精準性和連續性,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創信融”平臺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是“無抵押”信用化,破解小微企業輕資產難題。小微和科創企業融資難的突出痛點在于輕資產無抵押。商業銀行依托“創信融”平臺,通過數據驅動,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信貸產品,實現企業自主支用、隨借隨還、按日計息,單筆最高授信額度可達500萬元,利率不超過商業銀行小微貸款平均利率。
二是“全流程”線上化,破解商業銀行風險責任認定難題。商業銀行通過自身風控系統與“創信融”平臺風險評價系統協同聯動,實現了授信審批全流程線上化,電腦替代傳統人工操作,最快可以秒級放貸。提升融資效率的同時,打通了原來由于風險責任難認定形成的“梗阻”。
三是“大數據”技術化,破解企業信息不對稱難題。小微和科創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數據離散、未能有效融合;另一方面,缺乏安全可信的數據共享渠道,形成了金融部門與實體經濟之間的信息墻阻。“創信融”平臺積極探索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聯通金融、政務、市場等多領域數據倉,融合多方數據資源,主動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精準畫像。
四是“政府+”市場化,破解創新可復制難題。“創信融”平臺由金融管理部門主導,有利于更好、更快地調動金融資源,加速市場化創新。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幾家抬”,給予政策配套支持,形成“政府+市場”的雙輪驅動,為局部經驗到全面適用提供政策動力和制度保障。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對“創信融”平臺符合條件試點銀行發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提供40%的零利率資金支持,并將延期還本普惠小微貸款本金的1%作為激勵。中關村管委會對“創信融”平臺符合條件的獲貸企業提供40%的貸款貼息,單家企業年度補貼上限為50萬元;對試點銀行,按照年度業務規模的1%提供風險補貼,單家銀行年度補貼上限為500萬元。同時,在風險補償、數據共享等方面做好政策儲備。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通過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向轄內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資金約945億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預計全年提供資金支持不少于1200億元。“創信融”平臺建設是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又一項重要新舉措。目前,“創信融”平臺一期建設已完成。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中關村銀行等3家首批試點機構已在平臺上推出小微企業專屬產品——創信云貸、信e融、創捷通,并于近日完成放款22筆、金額1542.8萬元,預計推動商業銀行向小微和科創企業釋放信貸資金超百億元。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將繼續聯合中關村管委會等政府部門,持續拓展數據廣度,迭代模型深度,提升服務精度,增強政策準度,吸納更多商業銀行、征信評級機構等市場主體參與試點,不斷提高服務溫度,以更多金融創新推動社會釋放更大創業創造動能,助力“六穩”“六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