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郭瑩
10月19日,由浙江省政府支持推動、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協辦的第五屆(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盛典上,來自浙江省阿里云的阿里云數字孿生和日本索尼的toio專用套件兩件作品榮獲金獎。
圖為頒獎典禮現場。
跨界融合和系統創新已成潮流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創立五年來,累計征集到產業裝備、生活智慧、文化創新、數字經濟等四大類別的全球優秀作品27744件,覆蓋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超過500名專家的資源庫,直接聯系全球近4000家企業和6000多名設計師,與國內外100多家設計組織、院校機構和博物館等形成了常態化的合作關系。
本屆大獎金獎作品之一的阿里云工業數字孿生平臺,是集數據工廠、算法工廠、AI創作間以及應用工廠于一體的數據智能應用平臺,通過三維可視化建模、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實現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交互映射及融合共生。該平臺可建設覆蓋工廠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工廠數字孿生體平臺,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物聯網的結合,實現制造企業在現實中的互聯互通;同時,利用分析技術開展算法模擬,加速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圖為金獎獲獎作品阿里云工業數字孿生平臺。
來自日本索尼的toio是一個動手玩具平臺,用戶可以使用它在積木上放置積木和其他物品,并利用控制器將其移動。
圖為金獎獲獎作品toio。
圖為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為金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在頒獎典禮上表示,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成長適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其中,既是幸運也是考驗。在新科技大量涌現的今天,設計師們的跨界融合和系統創新已經成為潮流方法論。“設計領域正在全面升級,產品設計加上工程技術和人工智能將升級為智能制造,這是設計理念上的升級迭代,這是我們需要擁抱的時代。”
品牌塑造和產業拉動成效初顯
頒獎典禮開始前,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參觀了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325件獲獎佳作。從無創縫合皮膚的縫合器到能夠快速奔跑、后空翻的機器狗,再到集數據工廠、算法工廠、AI創作間及應用工廠于一體的數字平臺……高興夫不時駐足觀看并與主辦方交流。
面對疫情大考,第五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上交了一份雙增長的答卷。自1月9日啟動網絡征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面向企業和高校、獨立設計師等共征集產業組和概念組作品7369件,智造獎申報數量同比增長18%。其中,產業組吸引了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設計公司等參賽,參賽企業同比增長210家;概念組吸引QS世界大學排名上榜院校、雙一流高校設計團隊積極申報,后起之秀紛紛入賽。同時,今年的大獎新增哥斯達黎加、埃及、伊朗、孟加拉等4個參賽國家,迄今為止有百余家國際設計組織、上萬名設計師和近30000件優秀作品進入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數據庫。
高興夫表示,創立五年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品牌塑造和產業拉動已初見成效。據介紹,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工業設計作為推動制造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和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先后出臺了加快推進工業設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設計自研創新平臺。截至目前,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獲獎新產品在浙江省內轉化和產業化產值已達1700億元,直接帶動設計、研發、生產等就業超過16萬人次。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已經不止是一項榮譽,它正在成為一個真正的創新平臺,一個集合性的創新平臺。高興夫表示,希望大獎繼續堅持國際化獎項的運行方式,樹立國際品牌形象,持續提升國際化水平,同時持續注重對全球各個領域人才的吸納,把大獎培育成當代創新設計評價、推廣與合作的平臺,打造以創意設計為驅動的實體創新加速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