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要素需求急,線上線下對接忙。在11月17日舉行的山東省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臨邑縣現場會上,來自山東省工信廳有關處室、德州市各縣(市、區)工信部門業務科室,有關行業協會學會、高等院校,省內外40余家技改服務商,工商銀行、齊魯銀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以及臨邑縣142家重點企業的代表,共260余人,線下齊聚一堂,線上入群對接,涌動起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的熱潮。
東方風來滿眼春。伴隨山東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春風,臨邑縣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強縣三年行動,圍繞德州市“541”產業體系,大抓雙招雙引,做強綠色化工、新材料、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著力推動重點突破、擴容倍增,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但企業在快速發展同時,面臨著產業結構偏重、發展方式落后、用工成本增加、環保壓力增大、安全生產任務繁重等困難問題。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技改需求旺盛,但技改要素資源對接不暢,成為企業“不愿改、不會改、不能改、沒錢改、缺人改”的根源所在和企業降本增效的最大痛點堵點。
沒有高質量要素保障,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解決企業技改所需的要素資源緊缺等問題,山東省工信廳會同德州市工信局指導臨邑縣人民政府籌辦智能化綠色化技改現場會,搭建資源要素供需對接平臺,迭代助推工業企業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臨邑縣工信局面向全縣142家重點企業征集技改需求138項,其中自動化技改需求47項、智能化技改需求39項、綠色化技改需求30項、融資需求22項(融資額3.43億元),涉及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和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產節能化,以及用水集約化、能源低碳化、資源循環化、生產清潔化、信息安全化、生產安全化、融資設備租賃、合同能源管理、智能人力輸出、職工轉崗培訓等各個方面,并以通知附件形式印發各類服務商、金融機構及相關高等院校。11月16日會議代表報到當晚,臨邑縣人民政府組織參會代表舉行智能化技改雙招雙引懇談會,建立“臨邑縣技改服務微信群”,吸納與會代表以及因疫情防控未能參會企業,通過微信群與服務商線上交流合作,凝聚起“產學研用金政服”協同發力、共推技改的強大合力。
要素齊全,對接順暢;視頻路演,生動直觀。11月17日上午的現場會上,山東凌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深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諾伯特智能裝備(山東)有限公司、濟南海馬機械設計有限公司、山東億維創聯軟件有限公司、聯合智造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設備管理協會、山東信達雅國際商貿有限公司、山東海能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智控(山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29家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商,采取視頻推介方式,進行智能化綠色化服務方案典型案例路演。工商銀行臨邑支行、齊魯銀行臨邑支行、浙商銀行德州分行、恒豐銀行德州分行等金融機構,分別介紹了融資產品與服務政策,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提供方法路徑。當日下午的專場對接會上,50余家技改企業和36家服務商采取有問有答的方式進行“面對面”對接,探討解決企業技改遇到的問題。企業接連發問,服務商耐心解答,會場氣氛熱烈、對接精準高效。通過交流對接,10余家企業與相關服務商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另有一批企業與相關服務商約定入企開展“一對一”免費診斷服務活動。
臨邑縣技改現場會,是山東省工信廳今年以來“一縣一策”指導推進的第31場技改現場會,也是德州市工信局繼齊河、平原、禹城、寧津現場會后舉辦的第5場技改現場會。各市縣技改現場會的召開,促進全省技改要素的供需對接、雙招雙引、產融結合、產教融合及規下升規,實現技改投資穩定增長。今年1-10月,全省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9558個,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5%,分別比去年全年、今年一、二季度提高37.1個、17.5個、2.6個百分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