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東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diào),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這一評價讓我們認識到,勞動模范對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都有著積極的時代意義。
當選勞動模范固然光榮,但是,勞模后管理更是一個現(xiàn)實的課題。所謂的勞模后管理,是指職工成為勞動模范之后,圍繞他們的進一步成長發(fā)展,以及發(fā)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從而全面提升廣大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而開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勞動模范在平凡崗位上取得的不平凡的成績,在根本上取決于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首次闡述了這三種精神的科學內(nèi)涵,即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筆者認為,這三種精神是廣大職工群眾學勞模做勞模的努力方向,更是加強和完善勞模后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
勞模后管理一方面需要繼續(xù)保持勞模獲得榮譽之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為他們的繼續(xù)成長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要以勞動模范的干勁、闖勁、鉆勁鼓舞更多的職工,成為新時代的奮斗者。
繼續(xù)發(fā)揮勞模示范帶頭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提出要求,希望大家珍惜榮譽、保持本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繼續(xù)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勞動模范不僅是廣大勞動群眾中的榜樣人物和杰出典范,也是黨和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從廣大勞動群眾的角度看,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中的普通一員,最終他們能夠在廣大勞動群眾中脫穎而出成為勞動模范,就是他們因為取得了極其不普通的成就。從黨和國家的角度看,勞動模范對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又紅又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勞模后管理的重點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勞動模范的示范帶頭作用,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發(fā)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尊重勞模關愛勞模
這次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的西藏那曲市的敏武說,面對手里捧著的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我除了感激、喜悅之外,更多的是彷徨!心里不止一次的問自己,勞動模范是什么?勞動模范不是一般的勞動者。一些勞動模范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甚至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比一般勞動者付出更多的勞動、智慧和時間。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尊重勞模、關愛勞模,貫徹好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方針,完善勞模政策,提升勞模地位,落實勞模待遇,推動更多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競相涌現(xiàn)。由此,筆者認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出臺關愛勞模的具體政策,在保障勞模地位和待遇的同時,引導廣大職工群眾自覺形成學勞模做勞模的習慣和作風。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尊重勞模、關愛勞模的機制和體制,如買車、買房、乘飛機坐高鐵、參觀旅游景點等,為勞模提供優(yōu)惠乃至免費的服務,從而有效提高勞模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
崇尚勞動見賢思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見賢思齊,加大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宣傳力度,講好勞模故事、講好勞動故事、講好工匠故事,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這就要求,勞模后管理要多宣傳勞模,讓勞模成為全社會自覺追求的“明星”。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勞模后管理要把宣傳勞模融入社會主義文化產(chǎn)業(yè)特別是新時代職工文化產(chǎn)業(yè)中,通過拍攝勞模、勞動、工匠主題的影視作品,建設以勞模、勞動、工匠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公園,開發(fā)以勞模、勞動、工匠為主題的文化產(chǎn)品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主旋律。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再次強調(diào),要開展以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zhì)勞動者。作為廣大勞動群眾中的杰出代表,勞動模范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鮮活素材,他們在勞動中傳播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于提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效果,有著更加要的意義。(本文作者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