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何人民
12月11~1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新設計 設趨勢 新動能 ”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成功舉辦。
本屆博覽會全面展示了中國工業設計發展成就和企業最新設計成果,是全國工業設計領域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行業博覽會。作為從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更名為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后的首次盛會,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亮點紛呈。
檔次提升:由展覽會到博覽會
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創辦于2017年,時稱“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共同指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自2017年開始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極大促進了工業設計產業交流與合作。為進一步提升展會的國際化水平,豐富展覽展示內容,2020年的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經批準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
更名的背后是盛會的全面升級。據悉,本屆博覽會共有28個省(區、市)、300多家知名企業、88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以及北歐、法國、德國、韓國等國外設計機構的參展,展覽面積達2萬平方米,設有地方展區、設計扶貧展區、防疫抗疫展區、武漢創新展區和國際展區等。
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胡立山在開幕式上強調,今年,展覽會更名為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并繼續在武漢舉辦。從“中國”拓展到“中國國際”,從“展覽會”提升為“博覽會”,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在湖北武漢最艱難的時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搭把手,拉一把”要求的重大舉措!我們將不負眾望,不懈努力,把博覽會辦成展示最前沿設計產品、匯聚最頂級設計大咖、交流最新銳設計思想、引領中國工業設計發展的頂級盛會和高端平臺。
質量提高: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從全自動無人駕駛的高速磁浮列車到曙光超級計算機、從ARJ21醫療救援機到安防巡邏機器人,從智能天眼CT到LED智能床頭燈,從激光打印機到繪制卡通圖案的插線板……本屆博覽會上,代表中國工業設計領域最高水平的大國重器與家居小物悉數亮相。
在博覽會現場,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展區的新型高私密大定員縱向臥鋪動車組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與一般的動車不同,這款縱向排列的新型臥鋪動車組,每一個鋪位都是一個獨立的個人空間,實現了乘客相對私密的個人空間,單車定員增加50%,使開行高鐵臥鋪成為可能。而同是中車旗下的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高速磁浮列車,時速可達600公里,且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讓“貼地飛行”的未來加速到來。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芝清指出,工業設計作為兼容技術和藝術,連接需求和供給的創新創造活動,能夠為中國制造注入新的內涵和品質,必將成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地利發揮:由傳統制造業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湖北高度重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經濟工作突出位置,支持設計領域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加快推動工業設計發展邁向新臺階。截至目前,僅武漢已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5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5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30家、市級工業設計集聚區3個。
隨著一批國家級中心相繼落地、設計成果的快速應用、設計大賽的持續開展,武漢成為工業設計的一方熱土。大批新設計、新創意加持的武漢制造閃耀本屆博覽會,展示了設計之都的硬核實力。
在湖北加快推動工業設計發展的氛圍下,在“國字號”工業設計盛會連續舉辦的帶動之下,近年來武漢將工業設計作為提升產業含金量的重要途徑,全力建設中國工業設計名城。而以工業設計為動力,東風汽車、長飛光纖、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等一大批武漢制造的優秀代表,則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全新道路上加速快跑。
在本屆博覽會的湖北展區內,湖北百強企業東風汽車,與北京展區的阿爾特汽車、北汽福田汽車,上海展區的上汽通用、威馬汽車、蔚來汽車,寧波展區的吉利汽車,安微展區的奇瑞汽車,廣東展區的廣汽等國內老牌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同時亮相。
在武漢創新展區,武漢艾迪斯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華夏星光(武漢)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武漢大方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M工業設計小鎮、深藍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工業設計企業的設計作品,充分展示了武漢設計求新求變的豐碩成果。
名片擦亮:由國內到大步邁向國際
過去的三年,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已成為武漢的城市名片,更是工業設計的“中國名片”。2020年,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站上了更高的起點、更大的舞臺。由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對未來如何加快工業設計發展提出了四點建議:
強化設計對產業升級的引領作用。要把設計資源集聚到提升制造業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上來,綜合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
培育壯大工業設計主體,持續培育認定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發揮好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示范引領作手用。
健全工業設計公共服務體系。以國家和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為主要依托,建設功能完備、系統高效的工業設計研究服務體系,建立開放共享的行業數據庫、材料數據庫、通用模型庫,提供設計工具、設計標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服務。
繼續深化國際合作。要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搭建工業設計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創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領域,推動工業設計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