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汪葉舟
2021年首個工作日(1月4日),作為“十四五”開局的首場活動,上海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啟動,7個區的分會場同步啟動,全市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734億元。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上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復學復市,疫情大考之下,上海經濟呈現出足夠韌性、巨大潛力、蓬勃活力。1至11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2%。工業投資中,1-11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3%,連續12個季度33個月保持兩位數增幅。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從4月份開始,已連續8個月實現月度正增長。
上海本次開工的重大項目,是“十四五”開局啟動的首批重大項目,包括重大產業和科創項目52個,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在線新經濟、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和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基礎設施、租賃住房等重大項目12個,涉及楊高路改建工程、海濱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重要民生工程。其中約三分之二項目在2020年3月31日的上海重大產業集中簽約活動上簽約,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當年開工。
這批項目規模大、能級高、潛力足、預期好,是上海著力貫徹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推進重點產業率先起步成勢的主動起跑,將為上海“十四五”開局起步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上海改革開放龍頭,浦東新區集中啟動的15個項目總投資額848億元,占全市1/3。
聚焦發展創新型產業 構建重點產業體系
本次開工的重大項目涵蓋范圍廣,既有落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的前瞻性項目,也有著力建設“五個中心”的科創、金融、貿易等領域的產業鏈高端項目。
上海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為“先鋒隊”加快發展創新型產業,推動產業從“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而這其中,高質量項目是核心驅動力。
集成電路圍繞高端芯片、關鍵器件、先進和特色制造工藝、核心裝備和材料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今年以來,積塔半導體項目建成投產,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順利組建,電子化學品專區規劃建設和運營。這次開工的新昇半導體二期項目,將建設30萬片集成電路用300mm高端硅片研發與制造生產線,有望進一步形成國產大硅片的產能規模效應。
生物醫藥聚焦創新藥物及高端制劑、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關鍵環節、產業服務新模式等重點領域,構建“1+5+X”市級特色產業空間布局,匯聚國內外生物醫藥優質資源要素,提升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水平與全球市場競爭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這次上藥集團在浦東新區投資75億元,將建設生物醫藥創新孵化服務及產業化平臺,打造創新孵化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抗體產業化平臺,助力本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人工智能圍繞基礎理論、算法、算力、數據、應用技術等環節,加快攻關突破,在制造、醫療、教育、交通、城市管理、工業制造等領域,加強場景應用,微軟、商湯、依圖、明略、達闥、平頭哥等一批產業鏈企業集聚發展,華為生態創新中心、壁仞科技、百度飛槳等36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
三大產業引領發展的同時,上海著力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等高端產業集群,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電子信息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新型顯示及高超高清視頻、物聯網及智能傳感器、汽車電子,以及軟件信息、工業互聯網等服務領域。生命健康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營養保健品、健康康復器材,以及健康服務、醫藥流通等服務領域。汽車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與零部件,以及出行服務、汽車金融等服務領域。高端裝備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智能制造裝備、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以及系統集成、智能運維等服務領域。先進材料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精品鋼材、前沿新材料、戰略新材料,以及大宗貿易、設計檢測等服務領域。時尚消費品重點發展紡織服裝、綠色食品、輕工制品,以及時尚創意、工業設計等服務領域。
點亮在線新經濟 為特色產業打造“新空間”“新舞臺”
“十三五”以來,上海持續深化“四個論英雄”,不斷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累計實施5153項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從67.4提高到75億元/平方公里。
2020年3月31日,上海正式對外推出26個特色產業園區,面向全球開展集中招商。總面積近110平方公里,規劃產業用地超過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產業用地增量空間超過25平方公里,可租售物業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米。一年來,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不斷提速,確保“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截至四季度,26家特色園區意向簽約項目數635個、投資額超過1940億元;當年落地項目數超過60個、投資額超過990億元。
伴隨數字新經濟的蓬勃發展,上海拿出更多發展資源和空間,著力打造產業發展新載體,為領軍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張江在線”和“長陽秀帶”兩個生態園正式揭牌,標志著上海正式啟動建設以“在線新經濟”為特色的世界級創新地標。據了解,兩大生態園總規劃面積超過1100公頃,今后三年有望形成超150萬方新產業載體,引進15萬產業從業人員,新增產業營收2000億,將全力打造成為數字新經濟的產業首選地、人才蓄水池、業態創新爐、集成應用場、制度先行區。目前,美團點評、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盛趣游戲、閱文集團等一批企業已計劃入駐。
“張江在線”地處浦東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將依托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優勢,以硬核科技為底色,聚力孵化新技術、新產品,規劃總用地面積410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560萬方,先期開發用地面積9.6公頃。“長陽秀帶”坐落于楊浦濱江沿岸,將發揮楊浦知識創意底蘊與互聯網文化元素跨界融合的優勢,以文創資源為引領,聚焦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預計總用地面積746公頃,總建筑面積將達796萬方。
借力加快推進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的東風,上海市相關部門和企業積極行動,“化危為機”,著力補短板、拉長板,促投資、拉消費,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形成新經濟發展動能。
2020年4月,上海提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政策實施以來,全市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并激發巨大活力。2020年前三季度,上?;ヂ摼W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2667.1億元,增長13%,位居全市各行業之首,已成為經濟穩增長的“新引擎”。拼多多、嗶哩嗶哩、叮咚買菜等一批領軍企業加速成長,并在部分細分領域全國領先,如本市企業已占據全國第三方支付60%市場份額、全國網絡文學90%市場份額、全國網絡游戲30%市場份額、全國本地生活服務70%市場份額。
上海將充分挖掘潛力,把存量變流量,促存量轉增量,這些產業新空間將打造成為產業定位鮮明、空間布局緊湊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聚區,成為經濟新動力的承載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實現從“平方”變“立方”華麗轉變。
打造投資促進“強磁場” 讓企業近悅遠來
上海著力構建覆蓋全所有制、全規模的企業服務體系,始終堅持做制度創新的“高地”,不做優惠政策的“洼地”,始終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探索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吸引匯聚全球優質資源,努力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功能高地。
2020年初,上海正式發布營商環境3.0版改革方案,對企業關注度高、反映比較集中的事項系統施策,加大改革力度。2020年4月,《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經市人大審議通過施行,成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一部綜合性、基礎性法規,成為各區、各部門著力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的根本遵循。這些措施的相繼出臺,正形成吸引企業、匯聚人才的強勁“磁吸效應”。
上海相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和精準服務,通過政策謀劃“超前一公里”、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間,全市招商項目簽約由“見面簽”變為“線上簽”、由“面對面”變為“屏對屏”,確保投資促進工作速度不慢、熱度不降、力度不減,確保項目及時落地、及時開工、加快建設,堅定了企業在滬投資發展信心。上海在戶籍、住房等方面,解決重點項目落地后顧之憂,帶貨主播李佳琦等一批優秀人才成功落戶。
項目的高效率落地推進,得益于市區各部門的跨前服務,以及上海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圍繞政策服務、訴求處理,上海面向全規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各類企業,提供全覆蓋、精準性、兜底式服務。正如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所言,上海高效、專業、周到的政務服務讓美的印象深刻,深信投資上海是美的集團立足國內、走向全球的正確選擇。
政府企業合拍共鳴 展現項目建設“上海速度”
上海市制造業投資連續12個季度33個月兩位數增長的背后,是全市一批重大項目的持續高強度投入、高效率推進。上海有關部門緊密對接項目需求,強化預審批、壓程序、減環節,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若干措施》、《關于優化本市重大建設項目、重點產業項目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從規劃、土地、施工證許可、竣工驗收、裝配式建筑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簡化審批措施,疏通堵點、激活全盤。
2020年以來,上海以“特斯拉式”項目推進為樣板,遴選兩批產業能級高、產業鏈帶動性強的百億級項目19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按特斯拉項目模式推進。各部門圍繞“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協調推進、竣工投產”等全流程,形成全生命周期推進體系,協同推進,讓“特斯拉經驗”從“特事特辦”變為常態服務,讓“特斯拉速度”在更多項目上得到體現。
開工只是起點,上海市級部門一手抓項目開工,一手抓項目竣工,全力保障項目早建設、早竣工、早投產。通過建立重大“兩個一批”工作機制,確保重點項目“開工一批”、“竣工一批”,全年共推進確保新開工項目213個,確??⒐を炇枕椖?67個,全部按計劃如期推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