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團隊調研、企業申報、編輯推薦和評審組評定,中國工業報2020“智造基石”優選榜近日正式揭曉。本次活動分為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三個方向,以挖掘相關領域的優秀服務商及其解決方案,以及在數字化轉型中成效突出的工業企業、人物(團隊),總結和推廣相關經驗,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工業互聯網杰出貢獻企業”,達索析統(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索系統)入選“智能制造杰出貢獻企業”,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云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橙色云設計有限公司、松立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工業互聯網年度新銳企業”。
2020年,中國工業報啟動“工業互聯網萬企行”,組織業界專家,圍繞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以及產業發展等走進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因此,一批調研企業入選本次優選榜。此外,一批解決方案、案例也進入榜單。同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入選年度智慧園區,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入選年度發展潛力園區。
2020“智造基石”優選榜面向工業行業及數字化產業,以“遴選優秀 引導市場 促進應用 推動融合”為宗旨,經歷了企業調研、素材整理及專家評議等階段,總計產生62個入選項目(企業、人物/團隊、方案、案例、園區),反映了2020年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一系列亮點、成績與發展趨勢。優選榜的最重要特點是以調研采訪為基礎,體現了中國工業報一貫的務實的媒體風格。
中國工業報創建于1980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管,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是我國工業與信息化領域權威主流媒體。《中國工業報》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致力于推進我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創新強國建設,目前,報社正實施“價值·鏈接·服務——新工業融媒體平臺”戰略,構建全產業鏈信息與資源整合的國家級新工業融媒體服務平臺。
隨著2020年12月22日《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印發,我國工業互聯網事業在新的高度上進入了新的階段,開啟了新的征程。未來,中國工業報“智造基石”優選榜將堅持以調研采訪為基礎,以專家評議為準繩,面向應用融合與產業生態,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以下為中國工業報2020“智造基石”優選榜詳情(排名不分先后)。
工業互聯網杰出貢獻企業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制定者,工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連續2年被工信部評為雙跨平臺。推出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布局了先進智造、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等六大實驗室,采用增值分享的小微創業機制,通過“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的賦能路徑,逐步構建起“1+X+N”的生態體系,涵蓋7大領域、15個行業、12大區域,并在全球20多個國家進行生態復制,賦能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參與5項國際、36國家標準制定,是唯一被三大國際標準組織(ISO、IEEE、IEC)批準牽頭制定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的企業。其賦能的海爾2家互聯工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燈塔工廠,使海爾成為首個在同一個國家擁有兩個燈塔工廠的企業。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
根云(ROOCLOUD)平臺連續2年入選國家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2020年12月17日完成C輪8億元融資。是中國唯一一家連續兩年入選Gartner IIoT 魔力象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打造了包括工程機械、環保、鑄造、注塑、紡織和定制家居等在內的20個產業鏈平臺,賦能達81個細分行業,帶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助推中國制造業實現提質增效。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已為5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服務。平臺基于工業區塊鏈平臺、工業AI中臺、數據中臺,與IIoT平臺共同組成“ABIoT平臺層”,幫客戶實現“快速開發、快速部署、快速交付”,降低接入成本。同時讓5G、區塊鏈、AI等前沿技術落地,深入工業制造現場中,以解決真實問題為價值引導。目前與各地政府共建區域產業集群平臺已有4個;賦能生態伙伴數量較上年增長超過50%。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兩年入選工信部“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提供設備物聯、智能制造服務,還能夠提供設計、營銷、采購、供應鏈、物流、財務、資產、人力資源、金融、協同辦公等全面的企業云服務,實現了工業企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連接。用友深度參與工業互聯網標準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建設,積極參與各省市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不僅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PaaS云平臺、數據中臺、AI中臺和基于5G的物聯網技術平臺-AIoT智能物聯網平臺,還打造了我國新一代工業軟件(工業APP)的領先優勢,帶動國產操作系統及數據庫/IaaS(云計算平臺)、服務器和芯片(包括物聯網芯片)的快速創新發展。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電科旗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龍頭企業、自主可控總體單位,太極股份憑借綜合沉淀已久的業務與服務優勢及產品創新力,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領域工業基因與客戶積淀優勢,為以能源、電子制造、裝備制造為代表的工業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生產、服務和資源的整體優化;充分發揮自主創新能力,以工業互聯網“新基建”為契機,打造從軟硬件基礎、計算技術、工控安全,到工業軟件的核心工業信息技術體系。目前,太極TECO工業互聯網已為中國電科、中國華能、浙能集團、國網新源等為代表的電子制造行業和能源行業用戶提供了多種產品與服務,賦能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以“太極工業互聯網生態圈”品牌效應為依托,構建了“區域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本地化運營和工業互聯網創新基地”,滿足“產業聚集的工業園區的數字化服務”需求。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建設網絡強國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聯通加快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積極推動5G與云、大、物、智、安、鏈等領域的融合創新,著力助推各行各業轉型升級,致力于成為數字基礎設施提供者、5G﹢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者。依托自身基礎網絡能力、數據能力等資源稟賦,中國聯通為9+1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服務,已打造了“兩張網,一平臺,一朵云”核心能力體系,并推出了“5G+工業互聯網行動計劃”和“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聯合創新計劃”,為企業客戶提供定制化、模塊化、體系化的工業互聯網服務。
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網是電動汽車的基礎支撐,是將車聯網、能源網、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新工業互聯網”,是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是新能源和新交通雙向融合的全新生態產業。根據國家能源局和充電基礎設施聯盟公布的數據,特來電建設了中國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汽車充電網。目前,特來電還是世界充電網技術開創者和標準制定者。公司首創“基于新能源汽車安全的充電網兩層防護技術”,可有效減少燒車事故73%,解決了世界性燒車難題。目前運營服務城市已達346個,已成立127家城市運營公司,支撐42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
智能制造杰出貢獻企業
達索析統(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索系統)
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正在不斷發生和發展,這推動著人類社會邁向更激動人心的未來。作為一家為全球客戶提供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融合所需使能技術的行業領導者,達索系統利用3DEXPERIENCE平臺和行業解決方案,服務于全球140多個國家超過29萬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客戶,并為他們帶去包括商業變革在內的重要價值。近年來,達索系統不斷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服務于中國客戶智能制造的同時,也與中國客戶共同發展。展望中國數字經濟前景,有理由相信更大的成就一定就在不遠處。
工業互聯網年度新銳企業
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發布Thingswise iDOS工業互聯網平臺,同年啟動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建設。公司以Thingswise iDOS平臺、工業智能應用系統和運營轉型咨詢服務的三位一體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客戶。Thingswise iDOS及其數字孿生體框架為核心的PaaS系統可邊可云,應用研發輕量化,具備更穩定可靠的兼容性等特點。工業智能應用系統以數據、模型、應用三個要素構成多個層次的閉環優化,空間上覆蓋各生產要素,時間上覆蓋全生命周期工藝技術和知識,形成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及持續改善提升。自成立以來,為多家基礎工業企業落袋總計超過年化15億人民幣的降本增效收益。服務于上海電力、山鋼集團、永鋒集團、兗礦集團、平煤神馬、廣東溢達等大型企業。
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震兌是中船集團與中信集團兩大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工業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公司核心團隊出自中船集團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在智能船領域有著多年的經驗和積淀,也是船舶行業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團隊。成立1年多來,繼續深耕智能船舶領域,形成“產品+服務+平臺+生態”的業務模式,逐步增加市場占有率。同時,面向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提供安全、經濟、高效的工業數字化產品、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為行業客戶工業智能轉型賦能。目前已實現規模化訂單,樹立了標桿客戶,在整個智能船全產業鏈上成功布點,并在初步形成跨行業布局,在重工機械領域實現非船領域突破。
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積微物聯以“達海”和“積微”雙平臺雙品牌為核心,以技術驅動構建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和大宗物資產業鏈集成服務生態圈,為用戶提供鋼鐵、釩鈦、化工等大宗商品的智能倉儲、高端加工、智慧物流、在線交易、供應鏈金融、平臺技術輸出、市場配套等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構建的CⅢ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鋼鐵產業從制造端到用戶端的交易、生產、倉儲、加工和物流等全過程高效協同。
云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專注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與運營。云鏑智慧工業互聯網平臺完全自主研發,全線技術自主可控。平臺提供社會化服務、產業鏈協同、數字工廠、智能服務4大應用及產業電商、供應鏈協同、制造協同、智能制造、設備遠程運維、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AI服務等8大產品方案。先后打造了廣東陽江五金刀剪云平臺、余姚智能家電云平臺、寧夏枸杞產業集群平臺、湖南黑茶工業互聯網平臺、寧夏貝利特化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太原工業互聯網平臺、鄭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銀川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案例。
橙色云設計有限公司
橙色·云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聚焦工業產品的協同研發,創立了協同創新和研發上云兩種全新業態,開發了CDS云協同和CRDE云研發兩大系統,為客戶提供貫穿工業產品從需求發布到驗收交付全業務流程的服務。截至2021年1月,平臺總計用戶注冊量達到20500個企業及個人用戶。線上累計發布需求 2070 余個。目前平臺總計項目發布金額已接近9億元,運轉中項目數量超過1100個。
松立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內智慧停車行業的先行者與領跑者。公司基于自主算法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慧停車”平臺,將側向視頻識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靜態交通場景深度融合,全域覆蓋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共享停車場景,將智能識別終端采集到的交通及停車數據,通過可視化的停車管理云平臺、運營監控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數據分析、預測、控制、指引等,形成線上線下場景融合、軟硬件一體化的城市級靜態交通管理體系。
工業互聯網年度人物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李慶
作為太極數字企業業務規劃與發展主要負責人,李慶具有20余年數智一體化建設經驗,在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企業生產域、以協同辦公與業務管控為代表的企業管理域有深入研究。領導團隊服務了60%以上中央企業,3000余家集團型、大中型頭部企業。近年來,李慶帶領團隊,在中國電科工業互聯網平臺規劃及建設、中國華能AIdustry流程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浙能集團工業互聯網平臺、華電集團數字電廠工業互聯網應用、太極子集團端到端生產供應協同平臺項目、數字煤礦大數據平臺及云服務系統建設等眾多項目中提供了全面及專業的服務,并推動太極股份企業業務的創新發展。
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邱伯華
長期從事工業互聯網、CPS、工業智能和工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我國船舶智能化和航運管理智能化探索者及實踐者之一。擔任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核心專家,參與編制國家《信息與物理系統白皮書》《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工作。我國艦艇狀態評估與健康管理開創者之一,主持世界首艘智能船舶智能集成系統研制,多次獲得國防科技進步獎和船舶工業科技進步獎。成功推動船舶智能技術產品化轉化,并進行市場規模推廣, 是該領域的杰出貢獻者。邱伯華是國家科技部評審專家庫專家、交通運輸部專家庫專家,同時還擔任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信息自動化專家組副組長、海洋防務體系專家組及船舶工業軟件論證組成員,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智能制造專家組專家,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高級咨詢委員會委員等。
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傅源
有豐富的大型跨國企業高管經驗,精通工業行業能效提升,精通精益管理。曾為客戶在鋼鐵、有色、發電、化工、造紙及水泥等基礎工業的節能提效與運營轉型方面創下 40 億元年化成本節降的效益。著有譯作《資源有效性運營》。 優也團隊由一批15 年以上一線經驗的產業專家和運營管理專家組成,具有深厚的工業知識,全覆蓋鋼鐵、化工、有色、電力、造紙及水泥等基礎工業。傅源與創始團隊一起,開發并推出Thingswise iDOS 平臺,突破關鍵技術,落地重要場景,以平臺、工業智能應用系統和運營轉型咨詢服務服務客戶,在國內外頂級工業互聯網組織參與標準制訂等工作,同時,在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已幫助客戶取得能源優化重要進展。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朱小兵
長期從事企業信息化建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應用及發展規劃等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了部省市近20個制造業信息化項目,帶領集團信息化團隊在智能制造領域積極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使集團獲評國家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牽頭實施的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項目入選“工信部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和“工信部2018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工信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等。2020年6月發布橡膠行業全球首個落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平臺,并于10月份在第二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北區決賽上榮獲一等獎。
橙色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迎芳
在趙迎芳帶領下,橙色云自2015年成立起獲得30余項榮譽,其中,2019年公司被山東省大數據局列入2019年度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試點),2020年園區升級為省級示范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并與海爾卡奧斯平臺聯合中標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
工業互聯網年度創新方案
浪潮QID平臺
QID平臺(質量碼平臺)具備“身份證”——一物一碼、“連接器”——萬物互聯、“采集器”——關鍵控制點、“存儲器”——一物一檔、“放大器”——增值服務等五大核心實力,提供標準、安全的數據采集、鏈接、分析、存儲、應用和分級授權等服務。目前,浪潮分別與中國信通院、標識解析重慶頂級節點、武漢頂級節點、上海頂級節點共同建設運營基于標識解析的QID平臺。企業賦能方面,QID平臺已應用于裝備制造、機械制造、制藥、化工、服裝、快消品、糧食、煤炭、造紙、農業機械等十大行業。此外,還發起成立數字萬象生態合作伙伴合作計劃,鼓勵基于QID平臺的應用創新,形成完善的“QID平臺+生態”體系。
卡奧斯供應鏈賦能冷鏈防疫的食安碼-標識解析冷鏈追溯防疫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
面對當下冷鏈運輸帶來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卡奧斯COSMOPlat國家二級節點與有關方共建了進口冷鏈產品防疫追溯方案。該方案實現了標識解析在冷鏈追溯應用中的首先落地。食品安全碼依托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平臺,聚焦食品安全方向,能夠為用戶提供賦碼、碼數據存儲、上鏈保真、查詢、追溯、產品數據查詢等一系列功能,實現了冷鏈最小銷售單位的追溯。并兼容其他任何碼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用友YonBIP | AIoT智能物聯網平臺
YonBIP |AIoT智能物聯網平臺(簡稱AIoT平臺)是用友在物聯網領域發布的基礎能力平臺,可便捷實現OT-IT融合,讓工業數據說話,驅動智能工業。AIoT平臺支撐生產制造、資產管理、能源管理、安環管理、設備后服務等多個業務領域,和智能工廠、智慧園區、智慧礦山、智慧農業等多個垂直行業,全面覆蓋各主流物聯協議、普適各種物聯需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為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智能物聯網服務,AIoT平臺提供了三大利器:IoT Cube讓物聯應用開發更加便捷、YonTimesDB 用友自主高性能時序數據庫高效挖掘數據價值,以及軟硬一體的邊緣智能設備——支持5G的精智云盒。
上海聯通聯擎-5G全連接工廠解決方案
提供了從接入到應用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把來自機器設備、業務系統、產品模型、生產過程以及運行環境中大量數據匯聚到工業PaaS平臺上,并將技術、知識、經驗和方法以數字化模型的形式也沉淀到平臺上,只需通過調用各種數字化模型與不同數據進行組合、分析、挖掘、展現,就可以快速、高效、靈活的開發出各類工業APP,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協同研發設計、生產設備優化、產品質量檢測、企業運營決策、設備預測性維護等多種多樣的服務。通過建設標準通用化工業互聯網“聯擎-5G全連接工廠”平臺,將有效解決制造業企業生產設備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與銷售運維環節的數據流、業務流、價值鏈協同問題,實現生產設備,產品等全生命周期的設計、制造與運維協同。
格創東智半導體制造R2R極致品質控制解決方案
格創東智是TCL戰略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公司,目前已在芯片半導體、3C、通信以及新能源等數十個行業落地標桿案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半導體制造R2R(批間控制)極致品質控制解決方案通過實施完整的實時閉環反饋控制來解決半導體生產過程中品質良率的核心問題。該方案已經在TCL華星(武漢)t3、t4工廠蒸鍍和曝光等關鍵制程上線應用,明顯減少生產變異,每年帶來500萬元經濟效益。在第二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上,“半導體制造R2R極致品質控制解決方案”獲得全國二等獎。
百度智能云工業視覺智能平臺
百度智能云工業視覺智能平臺是0代碼、快速的深度學習訓練方案。該平臺預置多類場景化的預訓練深度學習模型,可滿足多場景的模型生產。目前現有的視覺檢測產品其核心能力都掌握在國外公司,因此百度工業視覺智能平臺打破國外視覺產品的壟斷,其核心AI能力全部自研,為企業提供AI+機器視覺檢測產品的能力,解決檢測、人力、成本的困局。
東土科技NewPre 3101 AI邊緣通用控制器
集成邊緣計算、AI等技術,替代傳統PLC\IPC等產品,是東土科技明星產品——NEWPRE3000 的升級版本,為智慧工業智能制造打造全能型、高性價比的邊緣控制解決方案。NEWPRE 3101采用工業級設計,極具高可靠性及高靈活性;同時兼具強大性能與靈活擴充能力,搭載高效實時控制開發工具MaVIEW,整合多種工業級現場應用,實現智造生產全生命周期流程安全、可靠、高效運轉。NEWPRE 3101工業服務器作為智慧工業智能制造工廠的“邊緣超腦”,可減少設備數量,降低布線復雜性,真正做到“II IN ALL”,具備極高的性價比。
工業互聯網年度優秀案例
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農機裝備管理平臺
平臺上線兩年多來,各類型農機數量已突破6.6萬臺,累計數據15億條,累計為政府、農機企業、農機合作社提供數據分析報告100余份。未來,隨著我國土地流轉等政策的實施推廣,以及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推進,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農機智能管理不僅將具有較大的商業價值,更對我國農業轉型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中國電建集團租賃有限公司大家機械共享服務平臺
平臺以盤活中國電建存量設備為基礎,肩負整合中央企業設備資源的使命,是目前國內外首個工程機械行業一體化交易的智慧金融平臺。該平臺有效解決行業供需信息不對稱、國有企業二手設備資產沉淀嚴重、中小企業融資難、國內品牌設備同質化競爭嚴重、重大項目分包商良莠不齊、機手難以快速匹配等行業難點、痛點、熱點問題。上線半年來,線上實現設備銷售百余臺,價值4500萬余元,撮合設備租賃百余臺,盤活閑置設備達到降本增效近6000萬元。該平臺近期榮獲國務院國資委2020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樹根互聯全球定制家居產業鏈平臺
中小家居企業傳統的系統集成和軟件定制方式解決單點問題的模式,很難實現與外部平臺的順暢對接,如何實現產業集群的整體升級,是需要破解的難題。基于樹根互聯根云(ROOTCLOUD)平臺打造的全球定制家居產業鏈平臺,幫助中小家居企業應對市場定制化需求,支撐低成本高效率的小規模定制,實現以銷定產、產能及時響應的個性化需求。該平臺打通產業鏈,以數據驅動上下游協作,實現規模化產業分工。平臺自2019年啟動,目前已有廣州、佛山等地超過20家企業接入,綜合效益顯著,解決了企業網絡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相對薄弱的問題,為企業提供前后端一體化信息化服務平臺,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的同時,還將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并進一步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
太極股份&華電福建-基于工業大數據的風電機組性能評估項目
本項目采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和機組設備部件機理特性相結合的方法,建立風電機組特性分析系統。通過本項目成果可以幫助用戶了解機組運行的真實情況,指導用戶優化機組運行參數,使機組運行在高效平穩的狀態,進而提升風電場發電量。同時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監控風機的運行狀態,調取數據,診斷故障,減少日常值守的人員數量,大幅提高運營效率。經過論證,本項目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風力發電行業具有良好的可推廣性。
中煤陜西公司基于智能傳感設備和大數據分析的煤氣化裝置智能化巡檢項目
項目以提升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為目標,利用智能化手段集成生產監測和運行數據,通過部署先進傳感器及邊緣計算單元,全方位感知、預警裝置的運行,代替傳統人工現場巡檢。系統上線后,設備設施得到了全時全方位監測與管控,使得設備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減少了人工巡檢頻次,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取得了較好的綜合效益。裝置智能化巡檢的全面推進,改變了傳統人工現場巡檢模式,降低人員安全風險、裝置安全隱患,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極具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
云鏑智慧&余姚智能家電云平臺
浙江余姚有“中國家電制造業基地”之稱,小家電產業是余姚市最大的傳統支柱產業,但產業集群存在著企業規模與實力整體偏弱、技術創新和運營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產能供需矛盾突出等痛點。為此,余姚市攜手云鏑智慧,打造小家電行業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服務平臺,從產業鏈層出發,打通各企業端生產、經營、管理等全價值鏈,優化整個集群產業資源配置,加強企業間協作分工效率,加速孵化本土品牌。目前已有232家企業上云上平臺,連接供應商90家,連接設備484臺;平臺連接ERP模型206種,支持設備協議189種,搭載涵蓋財務、HR、OA、ERP、MES等各類應用90個,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
德仕能源科技集團“互聯網+油服”全球油服中心項目
德仕能源科技集團是目前國內外僅有的擁有核心技術并且具有老油田增產改造綜合能力的企業。“互聯網+油服”全球油服中心項目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油田增產服務的有機融合,建立全面感知、自動控制、智能預測、優化決策的油田增產服務生產體系,有效解決油田增產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各類瓶頸及難題,在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儲上產、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數字化轉型年度創新方案
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
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 基于最新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技術,采用云原生(含微服務)、元數據驅動、中臺化、數用分離等新一代技術架構,構建技術平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智能中臺,聚焦營銷、采購、制造、供應鏈、金融、財務、人力、協同等八大核心領域,全面支撐企業運營管理與產業價值鏈協同,賦能企業商業創新。YonBIP不是一條產品線,而是同時面向不同類型企業的一個服務群/服務矩陣,能幫助大型企業建設產業互聯網平臺,推進成長型企業的數智化發展,幫助小微企業低成本上云,將云服務普及化。同時,YonBIP不只是簡單的工具型商業操作系統,而是生態化的服務平臺,是集工具、能力和資源于一體的多元服務體。
銷售易雙中臺型CRM
銷售易(Neocrm)是融合新型互聯網技術的企業級CRM開創者。2020年,銷售易推出的搭載to B+to C雙輪驅動“雙中臺型CRM”,借助“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組合,為全行業企業提供全觸點的客戶連接,以及從引流獲客、銷售轉化、售后服務到忠誠度管理的360度客戶旅程數字化支持。隨著銷售易業務中臺的功能從to B到to C的逐步構建完善和成熟,加之數據中臺在驅動業務智能閉環上的不斷積累,未來雙中臺型CRM將成為支撐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益化運營,為企業提質增效提供原動力和價值增益。
中國網安煉化行業工控安全商用密碼應用系統
工業控制網絡的網絡安全防護已經越來越重要。中國網安在某石化下屬各廠工控系統進行安全防護升級改造中,通過現場調研、需求分析、技術攻關、現場試用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了基于商密的工控系統安全產品研制,突破了基于商用密碼在石化行業控制系統安全中的應用。實現了商用密碼在石化工控系統中的輕量級應用,突破了基于密碼應用的安全防護技術,研制了商密終端安全系統、商密工業防火墻、商密VPN,并搭建了數字證書認證系統作為密碼基礎設施,完善了該石化密碼保障體系。 項目成功在該石化總部及其他分廠開展了試點示范工作,實現了石化行業工控網絡身份認證、安全傳輸、數據加密存儲等關鍵技術的商用密碼應用。所有研發基于典型石化行業工控特性,產品具備良好的石化行業安全防護部署適應性,行業推廣性極強。
繹云科技分布式云化企業內網—信域安全云網解決方案
繹云科技基于零信任安全理念,采用疊加虛擬化網絡(Overlay Network)技術,為客戶在物理網絡之上構建專有的平行安全網絡,在不影響業務的前提下打通終端與業務的可信連接。該技術可大幅降低網絡復雜度,優化安全運營效率,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以最小代價實現安全架構升級。信域安全云網作為新一代安全網絡產品,融合了零信任以及SD-WAN的overlay能力,踏準了網絡與安全迭代的新周期,賦能企業在遠程大規模辦公場景下分布式云服務的需求。
數字化轉型年度優秀案例
太極股份邊緣計算系統在電網供應鏈中的應用
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網關是國網電工裝備智慧物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電工裝備制造供應商數量眾多,生產數據復雜多樣,如何對工廠的數據進行標準的、高效的、準確的采集與處理,是實現智慧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決策的關鍵。本案例中,通過本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實現了邊緣計算技術體系在電工裝備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涵蓋了協議解析、數據存儲及處理、設備信息建模、邊緣計算、設備管理、安全防護等功能模塊。項目實現了對供應商生產、檢測及試驗設備信息全程實時采集,并依據設定的參數閾值對制造過程自動監控及預警,打造“透明工廠”。預計每年可減少大量的供應商的資質業績核實、駐廠監造、見證的成本支出,為后續大數據與智能化決策奠定基礎。
杉數科技助力六國化工產銷協同數智化升級項目
六國化工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大型磷復肥生產骨干企業。杉數科技則專注于人工智能決策優化。依托杉數數弈工業智能決策解決方案平臺,杉數科技為六國化工打造了一套降本增效的產銷協同智能決策系統。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六國化工實現了產銷協同數智化升級,將線下協調轉換為線上數據共享,打通營銷、生產、工貿、企管等部門信息,大幅提升了部門間協同效率;同時供應鏈管理能力得到精細化升級,使企業生產經營計劃更貼近市場,顯著降低了生產、倉儲、運輸成本,最終達到提高產銷協同水平、提高市場響應速度、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的目的。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駕駛艙項目
目前飼料工廠面對產品庫存高,無法按期交付產品,產品生產成本核算不準確,導致無法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無生產過程實時數據,無法分析設備工作情況,手工統計麻煩,分析不直觀,改善著力點不聚焦,效率、性能數據模糊等一些列問題,造成無法客觀評價供應商和員工。生產駕駛艙項目的目標是深入開展精細化工作,實現降本增效,使公司戰略和目標分解細化,真正落實到每個環節并發揮作用,提升企業整體執行力。該項目從2019年下半年啟動,經歷了1.0版本方案確定、程序開發、試點公司實施等階段。目前正在各個分子公司推廣中。
數字化轉型卓越成就企業
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萬達集團已發展成為涵蓋港口物流、石化橡膠、國際貿易等產業于一體的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建設,目前已建成了覆蓋全業務領域、貫穿各經營管理層級、打通核心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化軟硬件管控平臺,并孵化出“山東創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一具備強大服務能力、豐富軟硬件產品和完善產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信息科技企業,為眾多制造業提供了以萬達制造業經驗為基礎、以創恩公司信息技術能力為載體的產業升級生產性服務,形成了服務型制造的典型模式。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由通威集團控股,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為核心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上市公司。通威信息化建設主要經歷了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de1信息化1.0階段,以跨地域協同、支撐業務運營的信息化2.0階段,支撐“新能源+農業”雙產業協同發展戰略的信息化3.0階段。2018年起,通威開始進入數字化轉型時代,通過構建數字化創新平臺、強化體系標準化管理等方式深化數字化轉型。長期以來,通威數字化以卓越運營為目標,依托信息化技術,實現全國及海外地區200余家分、子公司的全業務覆蓋,并以數據為驅動,構建業務從感知、決策、執行到優化的管理閉環,由此形成持續高效運營的管理模式。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自2015年開始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建設,2019年與中國電信共建5G+AI工業互聯網實驗室,推動橡膠輪胎行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的融合與應用。針對傳統輪胎行業存在制造工藝復雜、上下游資源信息缺乏互通、數字化轉型困難、迭代創新門檻高等痛點,賽輪聯合橡膠行業智能制造領軍企業軟控股份,以及青島科技大學、中國電信、阿里達摩院等合作伙伴,于2020年6月11日發布賽輪集團“橡鏈云”平臺,助力橡膠產業鏈實現全局資源最優配置和制造模式創新。從第一代控制系統升級到第2代管控網絡系統、第3代輪胎企業操作系統到現在打造輪胎工業互聯網平臺,賽輪集團是中國率先實現生產智能化控制的輪胎企業。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
廣汽集團已明確將數字化轉型提升為集團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集團數字化轉型,并在汽車營銷、汽車研發、供應鏈管理、管控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廣汽研究院過去三年來重點打造了以“信息化、數字化、在線化、互聯化、智能化”為目標的數字化研發平臺,是集團數字化轉型在研發領域的具體場景落地。該平臺在協同模式、技術創新、軟件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平臺建設成果和應用已達到了國內汽車企業領先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課題項目不但在研究院得到了廣泛應用,助推了研究院業務的快速發展,還被推廣到集團下屬主機廠、零部件等企業。同時,平臺已在較多汽車主機廠進行了多輪介紹。
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暨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是我國農機行業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020年,中心上線農機裝備模擬仿真平臺。目前,公司正在建設農機裝備全生命周期模擬仿真工作站,借助云端資源為全行業提供一站式模擬仿真服務,進一步加速智能化農業作業裝備的設計與開發。創新中心未來的目標,是打造農機領域原創科技的策源中心、行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中心,助力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通過多個項目的建設,中心實現了產品研制、企業管理、產業鏈協同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對我國農機裝備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數字化轉型杰出貢獻人物
浪潮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首席架構師 王偉兵
國內知名區塊鏈技術專家,浪潮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首席架構師、浪潮質量碼(QID)CTO、山東省區塊鏈與新技術融合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2017年以來,專注于區塊鏈研究和實踐,將超級賬本、以太坊等區塊鏈技術綜合運用于供應鏈協同、數據共享與安全、資產與通證、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物聯網等領域。在區塊鏈+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創性將“區塊鏈+標識解析+SM9標識密碼”技術融合創新,推出工業區塊鏈平臺,形成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的“鏈網協同”融合方案,對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 周勇
負責集團信息系統規劃、實施工作,領導IT部門轉型,組織領導大型信息化項目建設實施。周勇結合通威未來戰略規劃,為實現公司規模倍增、業務模式轉型、戰略管控落地,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挑戰,完成新的IT規劃,按靈活適應、快速復制、橫向集成、縱向管理、有效集成、全面支撐的需求,從IT應用藍圖、基礎設施架構、IT治理三方面對未來IT建設及發展的目標、內容進行了規劃,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計劃方案,領導公司IT轉型,構建靈活適應、快速復制、橫向協同、縱向管控、有效集成、全面支撐的信息化應用系統,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信息化隊伍,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使通威未來的信息化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支撐通威業務發展與管理創新。目前正按規劃開展相關的項目建設及IT轉型工作,已完成的ERP等項目成為行業標桿。
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CIO 仇善海
帶領團隊打造了包括企業資源計劃、大數據分析平臺等在內的一整套智能化信息系統。項目建成后不斷精益求精,通過精細化目標管理以及運維體系建設,實現了各生產經營系統稼動率達到了99.99%的目標。建設成果多次受到國家及地方領導肯定,被評為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多個試點示范項目。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依托大數據分析,突破生產節拍的瓶頸,生產效率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技術為成都熊貓顯示在動力成本和運行成本這兩方面一年節省了8000萬元的運營成本。
數字化轉型優秀團隊/CIO
中國萬達集團流程與信息化管理部(創恩信息)
團隊核心成員來自IBM、德勤、中石油、德國大眾、華為、亞信等國內外知名公司,主持或參與過多項國內知名大型信息化建設項目。幾年來,已助力中國萬達集團總部、天弘化學、萬達寶通、耐斯特炭黑和熱電、新能源、資金、財務等專業公司和業務板塊建設上線信息系統60余項,是萬達集團產業數字化之路的有力奠基石。在數字化產業實踐中,團隊獲得了陜西延長石油、八億橡膠等客戶信任,從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規劃建設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方面賦能企業;同時帶動眾多企業提高信息化建設意識,加快了行業和區域智能化建設進程。創恩信息有“服務+平臺”兩種商業模式:提供針對具體行業和業務領域的智能化、信息化咨詢規劃及實施開發等服務;提供石化行業及橡膠行業垂直行業云平臺,具備采購、生產、銷售、物流、金融全價值鏈增值服務能力,賦能行業生態伙伴。
中國電建集團租賃有限公司大家機械共享服務平臺主創團隊
大家機械共享服務平臺,從無到有,平臺負責人帶團隊從最初的理念設計到市場調研、產品分析,從產品規劃到系統開發,都是團隊一手孵化。作為國內外首個行業在線交易一體化的智慧金融平臺,不僅幫助中央企業整合資源、降本增效,幫助企業培育優秀的分包商隊伍,并多維度的打造了中央企業生態圈,拓展了央企系的產業鏈業務。有效解決了建筑、工程機械行業里的難點、痛點等問題,在行業有極高的口碑和信任度,推動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王鵬 博士
2017年,王鵬博士帶領團隊進行智能農機裝備管理平臺的建設、實施、開發與上線。2019年,作為農機裝備模擬仿真平臺項目的項目總監,領導并組織了項目的建設、實施、開發與上線,實現了公司產品研制的數字化應用。通過對項目逐步投入使用開發,逐步打破農機裝備創新過程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了產品的正向研制與創新設計,提升了農機裝備創新設計效率與質量和驅動智能裝備大數據服務新模式。王鵬博士參與的智能工業物端體系構建及示范應用項目,所建設智能農業物端體系面向智慧大田,從智能傳感器、智能裝備及智慧農業系統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成都沃爾沃汽車數字化總監 董斌
近10年來,董斌帶領團隊,先后實施了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IT Infra(網絡、機房、服務器)項目、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應用系統(MES、SCM、Quality)項目、跨工廠(大慶工廠、路橋工廠、美國查爾斯頓工廠、成都北極星工廠)系統實施及上線支持,以及制造領域全球外包服務落地中國、敏捷變革(Agile transformation)落地中國等項目,探索了一條國際智能制造管理系統落地中國并進行全球輸出的成功之道。
智能制造卓越成就企業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中煤集團在陜西省煤炭、煤化工、電力、鐵路等項目的投資籌建和生產經營工作。公司數字化轉型成績突出,2016年,被工信部列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煤化工智能工廠),是第一家入選的煤化工企業;2017年,入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示范項目;2019年,企業智能煤化工工廠入選國資委首批中央企業智能現場模型。“十三五”期間已經初步建成了覆蓋公司經營決策層、化工生產管理層、操作層的較為全面的信息化應用系統,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中煤陜西公司堅持“系統化思維”,把智能化建設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案,在2020年3月成立了數字化轉型辦公室,6月成立了煤化工研究所,積極編制“十四五”數字轉型工作方案。
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熊貓”)主要從事大尺寸、高分辨率新型顯示面板的研發與生產。從建廠至今公司已經打造了包括企業資源計劃、計算機整合制造、品質管理、自動倉儲管理、動力能源管理、云桌面、企業數據倉庫、智慧運管平臺、人員管理、人員定位管理及大數據分析平臺等一整套智能化信息系統。通過智能工廠建設,公司實現了以大數據處理中心為核心,整合產業、資金、人才、知識等核心資源信息,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與挖掘,實現企業的高效運營,提高全員科學管理與規范工作意識,增強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持,從而實現企業的品牌化和可持續發展。
智能制造年度優秀案例
賽輪集團高性能輪胎智能制造集成創新試點項目
項目在原有ERP、SRM、MES等核心系統基礎上,構建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規范數據標準,全面貫通企業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等環節的信息采集與共享,加強企業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優化關鍵環節的流程,深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關鍵節點的效率,建設以數據和AI驅動的全生命周期輪胎智能智造體系。2020年12月,項目成功上線,成效顯著,形成面向橡膠輪胎企業的智能制造應用新模式,為橡膠輪胎行業轉型升級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一是生產效率提高;二是生產升本下降;三是信息安全防護提升;四是運營成本降低;五是產品不良率降低。
中國萬達集團基于智能數字孿生的石化智能制造項目
項目實施主體為中國萬達集團所屬天弘化學公司。項目由ERP、MES、LIMS、HSE、設備管理系統、數字工廠項目、大數據平臺7個子項目構成。于2015年3月啟動,2019年12月上線。本項目結合工業物聯網和多維度、多屬性、多應用的仿真模擬技術,分別從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驅動機制,全面實現了工廠信息世界和真實的物理世界之間深度融合。構建成完整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實現了人員、產品、設備、環境的互聯;能夠對風險進行預警,并對過程或未知環境進行自主學習,持續改善系統性能。
中嘉汽車制造(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沃爾沃汽車)
VOLVO汽車成都工廠信息系統與工廠規劃同步進行,實施和工廠建設同步,在車輛的試制階段即全部上線運行,保證了第一個VOLVO汽車品牌產品S60L在中國的投產。信息系統的實施,使VOLVO成都工廠完全達到歐洲工廠的智能化生產水平。VOLVO汽車成都工廠制造管理系統架構及系統的成功實施,成為了VOLVO汽車全球新建工廠的標準模板。VOLVO汽車后續建立的大慶工廠、路橋工廠及美國查爾斯頓工廠都是按照此模板進行導入和實施。
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
國家能源集團的智慧化工建設已開始穩步推進,MES、設備管理、項目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統模塊已開始建設,設備管理和項目管理模塊計劃于2021年上線,其它系統模塊計劃于2022年全部完成建設。榆林化工將于2021年完成轉動設備狀態檢測及預知維修系統、管道和容器壁厚減薄在線智能檢測系統、大區域氣體泄漏紅外成像檢測系統、智能倉儲系統等的建設。通過智能工廠建設步伐的加快,榆林化工將很快從傳統煤化工企業中脫穎而出,進入到國內一流現代煤化工標桿企業之列。
青島海灣化學有限公司
公司是青島海灣集團旗下骨干企業,國家重點氯堿企業、青島百強企業、中國化工500強企業。公司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發展智能制造。建立了一體化生產調度平臺,通過DCS系統、SIS系統等,實現連續性生產智能化。在海灣集團“一體化”戰略部署下,建立了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2020年,公司實行數據庫建設,利用大數據開展生產分析,研判生產趨勢,消除設備及事故隱患。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巡檢系統使全公司 2000 多個巡檢點實現線上管理,為生產運行提供了保障。
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是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未來能源信息化建設堅持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充分借鑒行業最佳實踐經驗,依托國內一流的信息化服務體系,遵照原兗礦集團信息化項目“六統一”的建設原則進行。近年來,公司在煤化工項目和煤礦運營中不斷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尤其在智能應急管理指揮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與實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公司基于“數據+平臺+應用”的新模式,建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安全應急管理平臺,通過對突發事故的預防、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和恢復重建這幾個過程的管理,建立必要的組織機構和技術措施,使應急管理和響應決策化、科學化,使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準確、快捷和高效。
東營大海科林光電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工信部首批109家《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入圍企業之一。公司基于智能化數字化生產設備及自動化設備,實現光伏組件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質量可控、可追溯,工作效率高。公司信息化數字化堅持從實際出發,避免盲目建設,同時又著眼長遠,考慮技術應用的前瞻性,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和空間。
年度智慧園區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連續7年入選“中國化工園區30強”,2019年列全國第8位。近年來,開發區投資3.8億元,建設全國首個“5G+”智慧化工園區,以華為、中國移動、大恒為實施主體,分三期建設。2020年12月,智慧園區平臺正式投入使用。東營港智慧園區全場景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搭建起了消防應急、交通物流、綜合服務一體化智慧平臺,以智慧化的園區管理,筑牢安全生產“生命線”。實現了危險源實時監控。作為全國首家對裝置、罐區重大危險源實現智能監控的化工園區,開發區突破5G+危險源數據無線化實時采集技術,利用5G智能傳感器對重大危險源關鍵數據進行實時采集、趨勢分析和風險預警;安全生產視頻巡查,違規作業動態監管。
年度發展潛力園區
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
由石景山區政府和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共建,以打造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工業互聯網集聚中心為目標。園區在空間上將形成“先導區-核心區-拓展區”格局,形成“近期-中期-遠期”的運營時序,在產業上形成以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圍繞5G和工控安全技術為核心的技術研發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工業互聯網產業聚集區。依托中關村軟件園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已形成的產業園區運營服務模式,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通過聚集創新項目、搭建服務體系、發揮引領作用、打造區域品牌四大舉措,引入一批工業互聯網國內外龍頭企業、導入一批工業互聯網產業平臺型企業、集聚一批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型企業、孵化一批先進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匯聚一批科研機構、聯盟協會和服務組織,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區和創新風向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