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王蕾 通訊員 王東燕 林靜
日前,江蘇省政府出臺發布“十四五”規劃《綱要》,聚力打造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南京浦口緊緊圍繞高質量建設“江北明珠”、打造“地標性產業高地”的決策部署,聚力打好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謀篇布局 構建產業優勢和能級
浦口經濟開發區作為浦口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的主戰場、主力軍,堅持把集成電路作為園區兩大主導產業之首進行規劃布局。
據浦口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區已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252家,2020年,園區集成電路產業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
產業鏈條完整度全市領先。其中設計領域以揚賀揚、綠芯、天易合芯為代表,制造領域以臺積電為代表,封測領域以全國第二、全球第六的封裝企業天水華天為代表,配套領域以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供應商之一美國空氣化工為代表,形成了“制造環節有龍頭、設計環節有集聚、封測環節有影響、設備環節有支撐”的產業格局。
先后搭建以南京(浦口)集成電路產業促進中心為代表的公共服務平臺,以臺積電晶圓制造服務聯盟為代表的技術支持平臺,以可成科技園、中科產業園為代表的產業孵化平臺,以南京(浦口)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海外協同創新中心為代表的創新創造平臺,園區在建及運營創新載體規模超過150萬平方米,集聚資源要素。
建立了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鏈長”、分管領導掛鉤督導集成電路項目、園區干部掛鉤服務重點企業等工作機制,通過高位協調推進,促進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有機銜接。創新打造出“專家+管家”“金牌系列”“拿地即開工”等服務品牌,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創建校地融合 紓困人才之憂
人才是企業的創造價值第一要素。浦口區為了做好企業人才配套工作,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先后成立了集成電子學院,發揮原有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等省級品牌專業優勢,大力打造集成電子現代化專業群。
目前,集成電子學院有應用電子技術(高職)3個班120人,電子與信息技術(中職)2個班98人,共218名電子技術應用在校學生。臺積電已多次在集成電子學院開展了專場人才招聘會,學校為企業提供了近70名電子專業人才。
實施企業訂單培養計劃,充分發揮原有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等省級品牌專業優勢,開展“臺積電工藝質量班”、“紫光班”訂單培養。
構建“基礎平臺課程+專業方向課程+訂單課程+頂崗實習”四階段的課程體系。深入挖掘臺積電、清華紫光等合作企業的生產案例、工藝規范、工藝設備、質量監控及管理等方面素材,形成適用于教學的案例。
建成全國知名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開展職業教育發展前瞻性研究,重點圍繞集成電路、高端交通裝備等主導產業方向進行職業教育布局。
推進校企合作。對接“4+2”產業升級,持續加強與臺積電、華天科技、欣銓集成電路等半導體企業的合作,科學設置學科專業,協調企業提供實踐教育場所平臺,重點打造集成電子學院,組建“新江北電子科技職教集團”,繼續提升服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能力。
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等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凌華集成電路研究所、國科半導體研究所,誠芯半導體研究所、密科(南京)新能源光電科技研究院等4所集成電路方向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動新研機構依托平臺優勢開展技術研發、科技企業孵化、高端人才集聚,為園區集成電路產業提供源頭活水。
引進基金落地 為企業發展賦能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尤其初創科技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投入。浦口區積極跟進集成電路大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在內的國家大基金,加快浦口集成電路母基金組建及推薦項目的落地工作,推薦域內企業與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對接。
截至目前,對接子基金機構向浦口區推薦有項目40多個,其中微思科技、博立電子、掌御科技、縱深視覺等多個項目已完成落地簽約。
構建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近期,創投公司合作的基金公司也完成了多筆投資,例如智匯母基金管理機構毅達資本對區內華瑞微、中路交通、點米網絡3家企業累計投資7000萬元;德聯資本作為創投公司基金合作機構,去年10月完成內部投審會,對域內企業宏泰半導體投資2391萬元;銀泰資本對高新區落地企業縱深視覺完成投資1500萬元等。
據悉,3月18日還將舉辦“浦口區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成立暨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總投資達163億元。
基金合作方面就有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30.3億元)、中小企業南京都市圈發展基金(20億元)、疌泉君海榮芯集成電路產業基金(SK海力士, 20億元)等9支基金,基金總規模92億元。這些基金成功落地,將有效助力園區企業快速發展。
活動當天,還有芯德半導體、長晶浦聯、宏泰半導體、晶晨半導體等23個項目落地,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封測、設備制作方面,此外還有揚賀揚微電子與南瑞簽訂10億元芯片設計合作訂單,東大、成都電子科技大與開發區簽訂成果轉化中心合作。
做好疊加服務 推動產業地標崛起
建立“六個一”推進機制。實施一項目一分解、一項目一專人、一項目一檔案、一日一推進、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監測的“六個一”機制,由區發改委牽頭集成電路產業鏈專班各成員單位,細化組織調度、強化部門合力。
每個項目明確掛鉤區領導、項目第一責任人,并建立項目檔案,協同各責任單位按計劃推進。堅持問題導向,對需高位協調的問題事項,及時報掛鉤區領導專班推進。項目現場走訪,梳理集成電路項目問題清單,圍繞問題組織相關單位開展各類問題協調會,積極尋求解決路徑。
強化金融資本支持,區財政出資30億元建立集區級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 2020年兌付區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資金4684萬元,真正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
加強人才安居保障,完成4279套人才公寓建設,形成強大發展人才安居支撐;加快備用地塊指標落實和征地手續辦理,提前儲備337.7余畝土地,用于產業鏈重點項目落地。
積極爭取納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布局。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地標加速崛起。
浦口區委書記祁豫瑋表示,目前,浦口區集成電路企業已經集聚260多家,形成了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全鏈條產業生態,這是“十三五”期間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為“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浦口將緊緊圍繞《浦口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三年行動計劃》,以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方向,加快建設規模效益凸顯、鏈條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完整、細分特色鮮明的全市集成電路產業“芯高地”。
力爭到“十四五”末,浦口集成電路產業達到“千億級”產業規模。到2023年,產業營收達到500億元,企業達500家,產業規模占到全市40%以上。到2025年,產業營收達1000億元以上,企業總數超600家,產業規模在全市占比超過一半,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集聚區。
請輸入驗證碼